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浩荡
  4. 第二章大潮

第二章大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得知在香港回归的当天何失恋的消息后,周安涌非但没有安,反而大笑一顿,被何痛骂没有良心。何周安涌为什么笑他,是因为辛有风。

圳第一步落脚在元希电加工厂是因为周安涌的关系。

其实二人还有两个发小,一个柳三金,一个李之用。柳三金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去当兵,复员后不知去了哪里。李之用当年的学习成绩不比何和周安涌差,只不过他家条件差一些,初中时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省里的一所建筑类中专,三年前也就是1994年中专毕业后留在石家庄工作。

后来周安涌也想开了,他学习好,又上的是名牌大学,等他功成名就之后,别说柳三金和李之用了,谁都会围绕在他边。只要成功,他就会拥有一切。而何也一样会对他言听计从,臣服在他的脚

的冲动再加上对的渴望,周安涌当即一答应。

毕业前夕,周安涌找到何商量去哪里发展的问题。作为名牌大学的材生,周安涌已经拿到了留在北京的资格,只要他,就可以拥有北京和一份不错的正式工作,可以央企是许多校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好未来。

间何来到圳已经一个月有余了。

但周安涌却只想南圳,他是为了

和周安涌以为辛有风心挑选的元希电加工厂是规模多大多有前景的科技公司,到了圳才知,元希电加工厂只是圳众多加工厂中很不起的一家,虽然工资待遇还不错,但明显没有什么前景。

周安涌是何的发小,二人从小一起大,从河北中平原的县城考到了北京的大学。巧的是,在二人同时到北京上大学之后,二人的父母都调到了省会石家庄工作,并且还是邻居。许多人都说,如果何和周安涌是一男一女,两家就结为亲家了。二人既然是同,就成了兄弟。

因为金危机突如其来!

和周安涌只了一个月就心生去意!

当时何和周安涌还劝李之用再忍受三年的中,和他们一起考取大学。李之用不听,他家贫寒,几亩薄田以及重病缠的父母无力再供他多上三年中,何况他考上的是一所省级重中专,每个月的补助基本上够生活之用了,不用钱。四年中专,可以比上大学提前三年参加工作。

周安涌也理所应当地当认为何永远不会战胜他,只是让他郁闷的是,四个人在一起时,何却是孩王,柳三金和李之用更听何的话而不是他的,就让他很是不满。但不满也没有办法,何似乎比他更有个人魅力。

和周安涌虽然同时考取了北京的大学,但周安涌却是上的北大,而何只是师范大学,二人的考分数差了几十分。对周安涌的成绩,何服气,从小到大周安涌就一直比他学习好,小学、初中到中,二人都是同班同学,不他怎么努力,从来没有超过周安涌一次。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辛有风是周安涌的女友,同班同学,广东广州人。本来二人约好毕业后要一起留在北京,毕业前夕辛有风却突然变卦,说是父母不允许她留在北京,她也不喜北京的气候,想回广东。但不是回广州,而是回圳。如果周安涌随她一起去圳,她就嫁给周安涌。

和周安涌无奈,只好听之由之。

在1997年,央企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不但可以解决北京,还可以分住房,待遇还,可以说,解决了所有的后顾之忧。

李之用差不多是最后一批学习成绩过的中专生了,1993年以前,在大多数县城,为了早日跃农门而拿到城市的非农门票,许多学习成绩优异的一等生都会不考中而考中专。

二人一拍即合,约好同时南

多三年工作,得多赚多少钱?

周安涌的想法和何不谋而合,只不过和周安涌为了不同的是,何是为了事业。早在毕业之前,何就决定来圳工作,因为他仔细研究了圳从成立到1997年来每年的经济增速,以及不断创造的奇迹,他定地认为圳的奇迹还会继续去。从之前的十万人才海南到现在的百万人才圳,已经成为了

辛有风提前来到了圳,经人介绍选择了元希电加工厂,并向老板庄能飞推荐了周安涌和何。庄能飞很才,对于从北京来的大学生,自然是举双手迎。

圳,也是。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