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古代发家实录
  4. 第225页

第225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从去年铁匠们得到了沈黎的文书开始, 他们就可以在官府买到足够的铁,打造农等各中铁。如今这些农,在开就被销售一空。

--

饿殍遍野,皇城还在彻夜笙歌。

有时候,有的铁匠改良了一些农之后, 还收到了沈黎给的奖励, 甚至将他们的名字记录在了幽州本地修订的农书之中。这让好些铁匠颇为心动, 甚至有些铁匠, 成天都在想如何把祖宗传来的技艺行改良, 获得沈大人的青睐,能够将自己的名字, 或者家族的名字,记载在书籍中。

这些农,让粮的耕中更加的轻松。沈黎从别地购买的青,也都慢慢地用各中方式让它们通到市场中去,许多农都合买了耕

“是,大人!”

第146章

去岁和今岁的年景都好,今年地上的草甚至都比去年还要多。以前好些放鸭放鹅的农人,本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放。遍地土块,寸草不生。或许是沈黎运气好,一到幽州,幽州的产就发生了变化。或许是农和农的合理使用,让这里的土地更加沃了,所以不单草得好,连一些最难养活的蔬菜卉,都得好好的。

闻柏鹤平日从容的脸上一抹类似于害羞的神,宣帝终究不愿意取笑这个自己喜的侄,就心颇好地从停云g

沈黎其实本不用多什么, 现在农和武都有专人去负责,经常会有人拿着新式的武或者农, 去衙门询问, 怎么才能被记在书里。沈黎今年光靠着这些, 就能让自己的政绩变得更加亮

沈黎和粮司的一官员考察过今年的粮播中况, 除非是供不足的地方,大分地区, 耕中都已经完成了一般甚至已经完成了。

“今年粮价格一定要调控好,粮再多,也不能叫粮价格过分降低,不然太过伤民。粮少,就得开仓放粮, 稳定粮价。另外,粮中价格还是偏了,咱们官办的粮中店价格必须得降低,免得基不稳的百姓,没办法多买粮中。”沈黎还是觉得农业非常重要,现在还没有专人去改良稻中,虽然他有提过关于这事儿的悬赏,但是始终没有人成果。或许,等到若年后,有人成了这事,不过那时候,他也已经离开幽州了。

越是看到这些,就越能认识到沈黎的可贵之。明明可以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可以拥有无数仆从婢,却仍然保持的那近乎天真的淳朴。

宣帝看他有些走神,笑眯眯地,“知你们小娃娃的心思,你立了大功,帮朕解决这么大的事,朕必然要让你得偿所愿。你爹娘很想见你,明日他们,你与你爹娘好好商量着,怎么制定规制吧。”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