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4.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240节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24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是去芦家坳的。”

大家经过供销社时,多少会买东西带回去。可是,这仨人在供销社门蹲了半天了,却一直两手空空什么也没买。

“同志,你们是哪个队的知青?之前没见过呢?”坐在供销社台阶上的一个叼着烟的青痘小伙闲极无聊,主动与誉二人搭话。

誉回了滨江以后一直忙活工作和孩的事,反倒没有之前在北京时与小舅的通信频繁。

痘小伙将烟扔了,看了手表说:“有一辆骡车,不过民兵连驾着车去公社开会了,咱们得再等一等。”

音有像夏的外婆,估计是江南人。

誉早就注意到他和同伴了,两男一女,穿着打扮一看就与其他等车的社员格格不

誉瞅了这三人一,要不怎么说他们与周围社员格格不呢,不只是穿着的问题。

刚看到供销社门的三个知青,驾车的年轻人就没好气地喊:“侯栋梁,你小不是哭着喊着要来供销社买东西嘛,你买的东西呢?”

那青痘小伙咬了一,摇嗤笑:“我们也是芦家坳的,怎么从没见过你俩?”

真是想不通潘教授为什么要主动到这地方来……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我看这边没什么车啊,要不咱们还回车站去等吧?”秦学艺眯着睛,用手在前搭起一个遮棚。

掉一个包,“不然今天就得在公社这边的招待所住了。”

那三个知青都笑了起来,好像他问了什么傻问题。

遂焦急地问:“你们一会儿怎么回芦家坳?有车接吗?”

痘吧嗒着烟没搭腔,反倒是那位穿着粉衬衫的女同志,看样气,一面用手扇风,一面温声细语地说:“其他方面渐渐习惯就好了,就是农活还不太好。”

“也不算新吧,来了快半年了。”

“……”誉无语,“山里有狼和野猪……”

两人蹲在距离车站不远的供销社门,啃包的同时还得观六路,过来一辆骡车和拖拉机就问人家是哪个大队的。

被喊侯栋梁的青痘,笑呵呵地从兜里掏一块香皂晃了晃,示意这就是他要买的东西。

“你在开什么玩笑”的表,看了手表说:“从公社走到芦家坳的,得两个多钟,到了地方就要六多了,山还得再走两个钟,估计刚走到半路天就得黑了。”

看着土路上稀稀拉拉的几个行人,秦学艺有犯愁。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农村,连公社都是这副样,可想而知芦家坳那个穷山沟里会是怎样的形。

“啊哈哈,那咱们就在招待所住一宿吧,明早再发也是一样的。”

“净胡扯!咱们大队的供销社就有卖皂的,哪用大老远折腾到公社来?你以后要是再这样撒谎,次休想让我带你们来!”

芦家坳了外人的事,他还是回听说。

“吃了饭我就有力了,现在时间还早,咱俩徒步走过去也没问题!”秦学艺之前在途车上还蔫蔫的,了车呼了新鲜空气,立就重新活了过来。

他的话刚说完没多久,就有一辆车厢窄的骡车从转角驶过来。

“我们不是知青,只是去芦家坳探亲的。”誉好奇问,“我记得芦家坳之前没有分过知青吧,你们是新来的?”

“哦,芦家坳的环境怎么样?我看你们好像都是城里学生吧,来当知青还能适应吗?”誉状似随意地问。

誉示意他看向坐在附近的社员,说:“没见本地人都在这边等着嘛,想蹭车就得在这等,供销社门就相当于咱们省城的汽车总站了。”

侯栋梁被他土到,翻个白说:“谁撒谎了!我这个是香皂,洗

“没事。”秦学艺颇为自信地拍了拍自己上的背包,“我媳妇都给我带好装备了,听说咱们要来农村,特意给我带了一个手电筒!哈哈。”

秦学艺才不在乎他们会不会农活,他现在只关心通工的问题。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