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大宋清欢
  4. 大宋清欢 第231节

大宋清欢 第23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察言观,见李诫对七娘这个小妹妹,于手足亲近之外,更有一层不吝赞赏的

七娘回,从案几上捧起一册装订考究的集,捧给姚:“姚坊,这是二哥和我合著的音律札记,其中录了些琴谱,更有我二人对前代琴家派的评述。请贵坊的李娘、徐娘,斧正。”

“将作监……李……是李诫吗?”

朝廷将作监的一把手,是四品官阶,今日也非休沐,但李诫只穿着石青直裰,外罩一件回纹靛蓝褙着寻常的脚幞,倒是脚上仍一双官靴。

声“他敢”饮一大好的淡茶,缓了语气,对英娘诚然:“你不必觉得,给我带来什么麻烦,给学坊带来什么麻烦。反过来,我确实没有想到,小杜娘她,怎会这样,我有责任。所以,我不去为你和徐德恰理论,谁去?”

李诫叹气:“如此说来,此前修建辟雍时,有两个匠人,明明力壮,却莫名倒毙于木料仓中,或许也因中了木材放的炭毒。匠人们不知,还以为是一旁刑场里有冤魂来作祟,一时人心惶惶。姚娘,我们将作监,承办京中各营建,匠人时刻要与木材打,此一回你的解惑之举,提醒了我将作监,说不得能救多少人命来,当真大善。”

第377章 工科大神兄妹

:“是,炭毒无无味,难以察觉,于密室大量储积时,却能在短短两三个刻漏之间,令人血气衰竭而亡。即使偶有幸运儿被救回一条命,神思亦多受损伤。故而,装运、贮藏新鲜木料时,尤要注重通风敞气。”

李诫和声细气地介绍:“姚坊,这是舍妹,闺名一个谅字,在吾家行七,坊唤她七娘即可。”

如果没记错,李诫其人,虽是光耀建筑史的大师,却并非工匠。他家中世代为官,父兄皆为士及第,自己如今也官至四品、绯服加

郎那边,可有羞辱娘?”

有人敲门,姚去开了,是团。

而与他同来的小娘,十七八岁年纪,竖着致俏丽的三鬟髻,是个未阁的闺女。

她似乎终于松弛来,靠回枕上,目光越过姚的肩,望向窗外渐的初夏绿茵。

学坊前厅,李诫引着一位小娘,向姚行礼。

英娘,将钱契折了,放衣中。

想一想,又补充:“我与老家庆州的一个后生,也有过男女之事,邵提举晓得,但没有半分膈应心思。英娘,世上好男儿很多,会有良伴,等着迎娶你。”

地还礼。

“见过李大监,见过七娘。”

但短暂照面的几息,姚觉得这对兄妹的举止神态,令人十分舒服,没有半分官宦弟的清冷倨傲。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艾玛,北宋工科大神。

李七娘则秀眉微扬,向姚:“我与二哥建言,炭毒之气,既然难以察觉,工匠们运料、选材时,可提个鸟笼、兔笼的去,若过得一阵,它们仍活蹦,炭毒应是散尽了。”

小娘行完礼,抬起来,大大方方地看着姚,目光明澈里又带着一丝好奇意味。

李诫看向七娘,笑:“这一段,你来执笔,作为警示之语,写营造法式中。”

显然,李诫在这申初时分拜访艺徒坊,特意将官帽、官服给换了。

遂也凑着李诫的话茬,谈兴地探问:“哦?七娘也参与重修元佑本的营造法式?”

忙双手接过,一面致谢,一面将兄妹俩让回茶案前落座。

李诫不再盘桓寒暄礼仪中,直言:“章府逃妾横死货船一案,颇为轰动。我听说竟是与木材有关,便循着吴知府的指引,去简王府拜访,细究缘由。王府的邓咨议说,乃是姚娘告诉他们,新鲜伐采的木材,会释放炭毒那样的恶气?”

疑惑地问。

:“对对,他客气的,自报家门,是这个名儿。”

小娘上的褙,纹锦质地,泽均淡雅宜人,随侍一旁的婢女,亦衣着面。

:“官员坐事,还罚铜呢。朝廷嫌弃过那些铜,不面了么?大宋的钱,得不都差不多,还分姓徐、姓姚?英娘,这五百贯是我去讨来的,经了我的手,就是我给你的。你莫再觉得膈应了,就拿这笔钱,当你今后的嫁妆。”

英娘咬着嘴:“娘莫生气,我还是觉得,这钱,有些不面。”

李诫锐地捕捉到姚

他来找我谈什么?谈合作?

儿,将作监的李大监来了,要见你,在前厅等着呢。”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