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我妈才是穿越主角
  4. 第299节

第299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老似有难言之隐:“圣上心系万民,是我们的福气,去年我之所以没有听朝廷号召,是因为…”他重重叹了气,:“您也知,前朝那时候,旱的,老百姓都活不去了,卖儿卖女遍地都是,我刘家村也卖了不少,给人家婢的。”

“里正爷爷,县令大人又来找您啦。”一个孩童抓着纸鸢跑向村里的里正爷爷。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县令大人隐约明白了什么。

“先前是小老儿不懂事,县令大人勿和小人见识。”刘老认错

“圣人和皇后娘娘是真的好啊,颁发了那个可以让贱籍赎的条律,我们村近两年各家有些余粮了,就想着存些卖了,把那些孩们都赎回来。”

“记得,记得,都记得呢。”刘老握住县令大人的手,又笑:“现在大家伙们攒的银钱都差不多了,准备求求他们,再把孩们带回来,一家团圆。”

气的当时的县令拿着一张官报,指着上面说里的圣人和皇后娘娘都亲自开垦荒地了,是前年已经完了,实验了之后才推行的。

刘老半信半疑,很快,前的事实让他意识到他大错特错了,新的占城稻的产量比他们的要多的多,而且还熟的早,如此一换算来,可以达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无妨,只要你们懂得圣上和皇后娘娘的苦心就好。”县令对着安方向遥遥拱手:“当初我给你看的官报,圣上和皇后娘娘衣麻布,亲自田栽,一直到占城稻成熟,皆是圣上和皇后娘娘亲力亲为,这可不得假的。”

“可记得买家?”县令大人捻须

县令搀扶他起来:“刘里正,你是刘家村的里正,平时刘家村一应事都由你来主持,村人也听你的,所以要相信圣上和皇后娘娘啊。”

县令哈哈大笑,

“不错,不错,你家的占城稻的不错,今年又是百日就熟,相信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县令大人笑

“那你把买家告诉我,我去和他们说。”县令:“不过,那些买家能在大灾之年把你们娃娃买去,不过的怎么样,命是保住了,凭这个,你们可不能仗着新的律法,少了赎钱。”

“这是当然的!我们不会事的,多谢县令大人在中间转圜,多谢。”刘老连连谢:“今儿中午,您就留在我家吃饭,别的不说,农家浊酒够。”

当第二年也就是乾武三年,县令再次巡查辖地况时,看着火朝的刘家村,满意的胡须。

“哎,哎,刘大爷无需起,坐着就好。”县令正值壮年,快走两步,让刘老坐好。

“哈哈,县令大人好。”刘老还是站了起来,想起县令大人求他占城稻时,刘老免不了尴尬。

刘老对圣上自然很推崇,但他也不能拿一年收成来赌啊,反正不而散了,后来听说占城稻成熟的时候,刘老就坐不住了,他半信半疑的想起县令大人说的这个稻能早熟好几月,平常的稻一般四五月成熟,这个占城稻仅仅三个月?

刘老悔不当初,不顾年迈的去找了县令和县丞大人,两人就等着他来呢,很快,刘家村也接受了占城稻。

“是!是!圣上英明,皇后娘娘英明。”刘老动之,激动的对着安方向叩首。

去年,江淮占城稻大约占五成之数,今年一跃到了七八成,可谓大啊,而且不仅百姓家里的存粮多了,官仓也富裕了起来。

“万一那个占城稻不好,坏了半年收成,娃娃们赎回来的日又晚了,所以,所以,不敢堵啊。”

刘老带着一家老小和村里的人去了邻村田地里看了看,果然成熟了,比他们原来的稻要提前二三月,不过,这占城稻的古里古怪的,因为占城稻的个比以前的稻小了很多,而且稻壳外边没有芒,这样的能产?

说到这,刘老泪就来了。

县令每次看到那些满满当当的粮仓,心气就舒坦了,他是从穷日过来的,也是萧氏门生,远在洛的洛令萧公时不时的就要关注一他们这些门生辖地的收成况,以及百姓民生。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