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
  4. 第 6 章

第 6 章(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弗陵的是姓董,叫董维。

听到这个名字,刘谈迟疑了一才问:“此人与董仲舒可有渊源?”

常方微笑说:“此人正是董仲舒之孙,其父乃是董仲舒次。”

刘谈听到常方毫不顾忌的直呼董仲舒其名就知此时董仲舒应该已经辞官归乡写书去了,基本可以确定现在是公元前一百二十五年之后。

不过这个判定条件好像也没什么用了,因为照正常时间线刘据是公元前一百二十八年生的,他都到这么大了,时间应该在公元前一百零八年以后。

不过不怎么说,请来董家的人为刘弗陵讲解《公羊秋》也算得上是重视了。

刘谈又细细询问了一些况,得知董维此人作风严谨,除了教书之外谨言慎行,就连教书也是仅仅教课本上的容,是个十分古板的人。

刘谈听后心想这可不一定是古板,可能是家风,毕竟董仲舒被刘彻折腾了个够呛,到后来都不敢官了还说什么?

不得不说常方的存在给他省了很多事,除开一些在此时应该算得上是常识的问题不敢问,其他问题都能问常方。

而当刘谈心满意足躺睡觉,思索明天上课是表现的驽钝一些好还是玩世不恭一些好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不会写汉隶啊!

笔字他是会的,但他喜的是楷和瘦金,主要练的也是这两样,现在要重新练习啊,不知明天上课的时候会不会得到一个不学无术的评价?

作为一个好学生,自己装差跟真差还是有区别的。

刘谈带着十分别扭的心了梦乡,然后在梦里写了一晚上的汉隶,导致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看到文字都觉得脑壳痛。

脑壳痛也是要去上学的,常方作为岁羽殿的大总是不会跟着他去的,所以跟着他的就是两个小宦官苗瑞和毕

他们上课的地方在宣德殿,岁羽殿距离那里倒是不远,刘谈脆决定步行过去。

而苗瑞和毕两个人为了讨好刘谈,选了一条近却偏僻的路。

刘谈当然乐得有逛未央的机会,要知后世这里可是只剩一片废墟了。

苗瑞和毕两个人也使了浑解数给他讲解况,他们两个也没什么避讳,反正刘谈是皇,没什么不能知的。

刘谈一路走着,中间路过了一栋十分偏僻的室,他刚想问什么就听到有个少年郎喊:“让你跪,见到大汉皇礼仪都不懂?”

然后又听到另外一人声音清冽说:“悬非大汉臣,何以跪殿?”

非大汉臣?那怎么现在里的?

刘谈八卦之心顿起,往前走两步看清了前面的画面——一群冒正在对峙,其中一边是刘弗陵带着两个少年,而另外一边则是一个衣着有些奇怪的少年,不,不仅是衣着奇怪,就连发型都有些奇怪,一看就知是少数民族,但又不知是哪个民族。

刘谈低声问:“那是谁你们知吗?”

苗瑞上前低声说:“回殿,那位应该就是乌孙小昆弥。”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