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大红妆
  4. 第472节

第472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江上大集,就是建在冰上的集市,绵延十数里,繁华闹。

李永基摇摇:“当然没有了,宁家和萧家一样,连着两代全都是带把的,还姑娘呢,就像老萧家一样,宁家若是能有个小姑娘,那一准儿就成了宝贝疙瘩。我在京城时见过宁家的小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即便是比不上萧小七,也比萧小六不知多少倍,唉,那萧小六一准儿不是萧敦亲生的。”

生便是贵女,以后在哥哥的护佑会更加贵,像这能够与百姓同乐的时候会越来越少,所以她对前的快乐,加倍珍惜。

宁家原是萧渊手的将军,兄弟几个全都是,后来也就是在南边的那几场战役,宁家几兄弟全都死了,留一堆小,十一个,整整十一个小,最小的那个小十一,要么是遗腹,要么就是刚生的小婴儿,唉,我老了,记不清了,反正就是大大小小十一个小。萧家便一直照顾着这一家孤儿寡母,还把那十一个小全都养大成人了。现在最小的那个小十一,也差不多有二十了吧,他那十个哥哥应该也都娶妻生了,宁家一直都跟着萧家,若说起忠心耿耿,你看萧家小六了吧,和他相比,宁家十一个小,才更像萧家的孩,那个萧小六,十有八、九,是萧敦不知从哪里捡来的。”

在京城,除了周彤以外,没有哪个女能够在大街上策而行,而如那般的女,整个大齐朝,恐怕就只有云夫人和远在榆林的樊大将军了。

今年周钰在边关大败鞑,鞑军后退三百里,周彤大婚,两位小郡主回来省亲,皇帝免了燕北三年赋税,可谓喜事连连。

宜宽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一个摊上,挂满五颜六的小鼓,那些小鼓形状古怪,若不是那鼓的少年敲得咚咚响,

这段时间,周钰过得很自在。边关平静,大妹妹贤惠懂事,小妹妹憨可,阿娘跟着去了西安,听说喜上了夫在咸场,索住在了那里。

今年的燕北也和往年有所不同,消失多年的江上大集,今天重又开张了。

后来杨勤了大都督,重税之,这江上大集便也消失不见。每到冬天,老燕北人望着空的冰面,便会向孩叨起昔日江上大集的闹景象。

“只有十一个男丁,宁家没有姑娘吗?”周钰问李永基。

可许在的喜宴上见过,不过那天他是舅爷,他忙着摆舅爷的谱儿,也没有留意来找他敬酒的人里面,有没有姓宁的。

这日,周钰带上两个妹妹去赶集,云不和可意儿自是也跟着。

虽然都是汉地,但是关外与关的风俗习惯有所不同。宜宽和宜容都已经不是小孩了,若是在关,她们要么换个男装,要么也是幂篱,捂得严严实实。可是在燕北,她们可以穿女装,打扮得漂漂亮亮跟着哥哥一起逛街,没有人会指责她们抛面,坏了规矩。

人贵在自知,更贵在知足。宜宽就是这样的人,就像现在,她能和妹妹一起,在远在京城的燕北,随心所快快乐乐地在闹市闲逛,对她而言就已经很知足了。

这也是宜宽想要回到燕北的原因之一。

周钰早早地就命人贴告示,并且从燕王府拿三千两银,把江上大集重新办起来。

腊月,江面上便已是人山人海,宜宽和宜容听说后,便跑过来,缠着他要去赶集。

“三,你看,那小鼓好漂亮呀。”宜容指着一个摊,另一只手却挽着云不,她还是第一次走在冰面上,每一步都很小心,生怕会倒。

周钰和萧家虽是姻亲,可是除了萧小六和萧韧,其他的萧家人,他全都不熟悉,当然,他更不知宁家的人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宜宽知,她永远也不能成为那样的人,但是她很庆幸,庆幸她是的妹妹,庆幸她能在哥哥的羽翼幸福生活。

当年老燕王还在的时候,每年一十一月,这江上大集就开起来了,关外的商人也会闻讯而来,卖海味的,卖的,卖药材的,还有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小玩艺,在这里生意的,甚至还有丽人和红人。

第834章 番外:燕北的雪(五)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