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朝堂
  4. 第二十六章 试探

第二十六章 试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八成。”周东见魏王略过此事不提,也就不再多说,“首战必胜,此后三战三胜。三战之后,胜负各半。”

史知魏王此问有两层义,一是试探周东到底有几斤几两,二是对魏韩之战心存疑虑,有意推演一番。

“大王,灵寿城城,中山国将士又擅使弩,若中山国不城迎战,清野,怕是半年之,破城无望。”司史倒是没有有意夸大,他也是为了后面的魏韩之战在战事不利时,埋伏笔。

魏王停在了后院的一池塘边,他负手而立,远眺池塘中的几艘小船和池中的假山楼阁,过了半晌才说:“冬尽来,又是年末岁初时,想起征战在外的将士要和亲人分离,或许还不能回家过年,寡人心中甚是不安。”

“大王此言差矣……韩国虽比中山国兵壮,且又是万乘之国,但韩国和魏国相,不必借赵国去攻打,且韩国因要防范齐国和楚国,兵力多集中在东面和南面,魏韩边境,兵力不足。”王黄及时言,“是以韩国并不比中山国难打多少。”

“若是中山王援兵驰援,你还能再支撑几日?”魏王对周东愈加兴趣大增。

“大王,历来天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纷争已久,也该有不世雄主一统天了。”司史及时拍了一记,“臣所率三万人已经整装待发,只等大王一声令。”

“为何三战三胜之后,开始胜负各半了?”魏王很是诧异周东的结论。

周东忙向前一步:“大王何此言?莫非大王还怀疑我藏魏国是为了复兴中山国?若我真想复国,此时应该在燕国、齐国或是秦国才对。”

史心中一惊,忙朝周东投去万万不可应神。

史和公孙由走在最前面,二人回看了后面几人一,微微一笑。

魏王上打量周东几:“听说魏军和中山军对战时,你以不足魏军十分之一的兵力,力阻魏军数十日而不落败,可见你也是一个天生帅才。”

“如此说来,若是韩国守城不,魏军一年之也无法攻破都城了?”魏王脸上明显有不悦之,“若是一年半载打不韩国,岂不是说两年三载也攻不克齐国了?以此类推,寡人有生之年是见不到天一统了?”

魏王微叹一声:“虽说如此,每次战事一起,必有生灵涂炭,寡人总觉于心不忍。周东,若你真想复国,可告诉寡人实,寡人将中山国还与你便是。”

“有些事,不能以常理度之。”魏王呵呵一笑,“寡人再问你,魏韩一战,胜算几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不如索和公主、吕唐太一起前去齐国?”姜姝想起在朝堂之上一言生一言死的凶险,心有余悸。

“首战必胜是打韩军一个措手不及。此后三战三胜,是魏军兵壮,且又携灭中山国之威,韩军心有惧意。三战三胜之后,韩军凭借兵之利,看了魏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神兵,士气涨,又因惟恐落得中山国被灭国的场,必会拼死反抗,此时魏军疲惫,必会落败。”

总要有一个国家承受魏王挥舞的战争之剑,韩国最近,历来远近攻,韩国又最为弱小,只能首当其冲了。

战争必然带来生离死别,所以不可轻言开战,周东曾经受战争之苦,却还是有意推动了魏韩战事,并非是他不知百姓疾苦不顾将士死活,而是他很清楚如今魏王战意涨,一统天之心无比烈,不兵发韩国必兵发楚国或是齐国。

魏达、司运以及王之的先锋军,此时发已有数个时辰,应该快到魏韩边境了,大战一即发。

“不急,等魏作回来之后再打算。”周东轻轻一拍姜姝后背,“姝妹不必为我担忧,我自有妙计。”

周东摇:“大王过赞了,在当时抱定了必死之心,和所有将士同仇敌忾,因无路可退,背一战,所以誓死反抗,才勉力支撑了数十日。”

“司将军,你且说说,若当时中山国拒不兵,守都城,魏军何时能够破城?”魏王转问司史。

“中山国兵力总计十余万人,当时在所率军队有一半英。即便中山国倾全国之力来增援,也不过多支撑数月而已。”周东叹一声,摇,“当时战术有错,不该城迎战,应当清野,守城不,必能让魏军粮草耗尽而退。只可惜,当时母后和周西一心想要置我于死地,非要我城百里迎敌。现在想想,我率兵城迎战之时,就注定了中山国灭国之患。”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