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清明上河图密码6:醒世大结局
  4. 第33节

第33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老人说:“那赵家兄弟?”

“他们兄弟两个在我这里住了恐怕有十年。哥哥的已熬成了个中年汉,却一直未娶亲。我替他说过两回媒,他却不是嫌人女儿生得丑,便是嫌人家里穷贱,气得我倒笑起来,问他为何不瞅瞅自家那张脸。他却说,你莫看我如今潦倒,祖上却曾是王侯之家,南门大街那唐家金银铺原先是个宅院,我家便住在里,七的院落,几十间房舍。我宁愿不娶,也不能折了我家门阶。我听了,险些笑脱。他姓赵,祖上住七院落,我姓刘,祖上兴许还是汉朝天,住在安城皇呢。他却没再答言,仍旧日日卖力挣钱,一心一意供他弟弟读书。便是父亲,怕也没这般尽心的。

自陷这场祸事,他越来越孤单,如同暗夜独斗群兽。与其他四绝相聚后,他心中陡亮,顿添许多气力。那四绝虽迥异,却都是坦直行之人,且各怀绝智识,个个都足以为师为友。梁兴不由得叹:天并非无友,只是暂未相见。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住在这里时,可有亲朋来访?”

“我问他,他只糊说是安远门外。临走时,那哥哥送了我一张白骆驼毡毯,说是他家祖代留来的。虽用过许多年,却仍绵绵的,冬天铺在炕上,极和,我至今都在用。”

“他在尚书府三年,攒了些银钱,嫌我这里住得窄陋,哥哥整日见不着风日,便另寻了一宽展房舍,搬了过去。”

“那弟弟读书虽勤,脾却有些拗,不愿官,不去考科举正途,偏要读寒透骨的算学。不但他哥哥,连我也死劝过几回,哥哥见说不通,便也由了弟弟。那弟弟果真考了太学算学,放学假回来,也日夜抓着把算筹摆,痴一般。谁想,他太学第三年,哥哥的替人家盖房上梁,梁木倒来,压折了腰,在炕上,再动弹不得。弟弟的竟忽然醒转过来,辞了学,去尚书府账房。赚的银钱,雇了个妇人白天照料哥哥。他晚间回来,自家亲自伺候,端喂饭、接屎倒,不但不嫌厌,反倒欣欣的,天底那些孝不到这般。孔圣人曾言,尽孝最难在。久病能孝,已是大难,这面上的喜更是难中难,哪里假扮得来?唉!不枉他哥哥勤苦养他十来年。

只笑笑而已。正如孟所言:“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则引之而已矣。”心神被遮蔽牵引,哪里能得了自家之主、寻得见为人之大?因了这场大祸,才得以从小人生涯中来,并肩起这般大任。此时,他已不觉其重,反倒备其荣,甚而有些庆幸赵弃东寻见了自己。

三、井尸

那尚书府的崔家说,赵弃东原先住在酸枣门外青巷,得先去查明赵弃东世来由,才好行一步。

“没有。他们搬走那天,雇了辆车,那车夫前几天替人搬什,来过这里。我还问起过那两兄弟,那车夫也再没见过他们,只记得当初两兄弟搬到了开宝寺后街一个宅里??”

“哦?他还有兄弟?”

“老伯没再见过他们兄弟两个?”

再想到梅船案,原来这背后所藏,远远超过此前所料。这更叫他斗志大盛,脚步也随之劲

他从橱里只寻到一块饼,便舀了碗凉,大嚼吃,竟吃得极畅。夜里也睡得极舒坦,自遇事以来,一次一觉睡到天明。起来后,神清气畅,异常振奋。他洗过脸,牵去,在街摊上吃了碗馄饨,随即驱向城北赶去。

“一个哥哥,名叫赵向西,他十来岁。他们是从湖南永州迁来,赁的便是我的房。到这里时,哥哥二十,弟弟才七八岁。当哥哥的终日在外奔活路,一天苦百十文钱回来,除去衣,还尽力挣着送弟弟去那私塾里读书。那弟弟的,倒也晓得甘苦,从不见他玩耍,日日抱着书,走也读,坐也念。那老教授教过百十个孩童,说唯有这孩儿能成。有时学钱不足,也给减免了。

梁兴回到了梁红玉那座小院。

到了青巷,他连问了数人,这巷里房舍赁住的多,赵弃东又已搬走五六年,那些人皆不记得。最后,在街角寻见个老人,才算问到。

“他们搬去哪里了?”

“兄弟两个似乎都不。那哥哥倒前,偶尔还有一同活儿的匠人来寻他一两回。那弟弟从来都是独来独去,连话都难得跟人说。哦——他们搬走前,倒是有个胖妇人来寻过那哥哥两回,穿锦银,坐了辆车。我问那哥哥,他说是远房姨娘,才打问到他们。”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