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那志向,赶
把计算药学搞明白,
一个实用药
专利,你会缺这几百万?千万都是小钱。”
被谢书尧喂了这么大的一碗血,杜岳
劲满满地去忙人才招聘的事
去了。
当天晚上,谢书尧的微博上就挂了一则招聘启事。
“亲,这里有一个月薪五万的工作等待查收~”
附图是密密麻麻的人才招聘计划以及医药等研究院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的福利待遇。
谢书尧的个人影响力实在是太大,这个人才招聘计划才发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就引爆了
校人才圈。
税后年薪六十万?
科研经费够?
统一提供公租房,租金全由医药
等研究院承担?
遇到这样的好事,当然得投简历啊!
背靠三百亿科研经费,后站着拿到诺贝尔医学奖的大佬以及一位成名多年的院士,这条件可比去一般的工作单位好太多了!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站
招聘医药学研究领域博士与博士后的校很多,虽说每个
校每年可能只招聘几个博士,但那么多
校累积起来,数量也是相当可观了。
反正每年本土产的博士基本上都能找到
校或者研究所的工作,去不了985就去211,去不了211还能去个普通本科,实在不行的话,去大专院校也行。
看到医药等研究院发
的招聘通知,那些有意投简历的人并没有太多的
张,因为这个人才招聘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三百多个呢!
这个研究领域,一年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有三百多个吗?
大多数人都忘了一件事,医药等研究院开
的待遇条件特别好,而且并不仅仅是招聘应届博士毕业生。
那些博士毕业两三年,去了普通本科院校之后跟着一个不怎么行的合作导师打杂的青年教师们看到这个机会,纷纷决定逃离苦海。那待遇实在是太诱人了,年薪六十万,还有丰厚的科研绩效可以提,哪怕他们知谢书尧的研究团队有着超乎寻常人想象的科研压力与工作
度,都想来拼一把。
这是一条青云梯。
青云梯虽然难爬,但上面的风景却是极好的。
应届博士毕业生则是分为了两派,一派是读博期间已经被学术与科研折磨得心灰意冷,只想博士毕业之后找一个清闲的工作安心苟着的博士,另外一派则是真的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兴趣,真的醉心于科研,想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树的博士。
前者压没考虑医药
等研究院,他们好不容易从读博的火坑里
了
来,怎么可能再
回谢书尧的天坑里?
后者则是忙不迭地投递了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