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百姓了,路谦觉得,就这些布告所现的文学
准,反正程表哥是肯定看不懂的。
无论谁被取中了,最终的胜利者就是朝廷。
哦不,但愿书院别先凉了。
路谦叹了一气:“这又不是科举文章,这是要拿去贴到城里各
布告栏的啊!若写得太过于晦涩难懂,就算有人帮着念
来,你觉得有几个老百姓听得懂?”
路谦不懂事儿。
最重要的是,一旦由他们亲手写念朝廷安抚民心的文章,那就是代表着他们已经不再痛恨清廷。
别的不说,祖宗就傻乎乎的看着大家写小作文,觉得没病啊,是应该安抚老百姓啊,百姓何辜呢?偏偏每次遇到灾祸,最倒霉的就是小老百姓。
意义大了去了!
这会儿也没空考虑这事儿了,路谦只将他写的布告送了上去。
“人家写得才是锦绣文章,你写的这是什么?能不能注意一言辞?什么
七八糟的大白话都往上
写?”
路谦:……
那些个大儒随便写一篇文章,就能成为惊世之作,获得满堂喝彩,让他们去写布告真的是大材小用了。但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朝廷对这次灾祸的重视,尤其是明史馆那些人。
多数百姓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倘若是跟考科举似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细细雕琢反复推敲,这是打算死谁呢?
换言之,便是顺应天意。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跟明朝或多或少有着关系的人们,其中很大一分原先就是声名显赫的大儒。他们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在遗民隐逸当中都有着极
的影响力,一朝
仕,哪怕什么都不
,他们的
份也会显示
朝廷的求贤若渴。
“我觉得他们比你写得好多了。”祖宗认真的想了想,“你是不是嫉妒?”
远在蔚县的程表哥:……
所以说,就算再怎么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文人是斗不过那些玩政治的。
他压就没往那方面去想,甚至于他都有好久没回书院了。
但愿书院别以为他凉了。
不再痛恨,就是不再反对。
再见了您呐!
别忘了,但凡参加博学宏词科的都是跟前明关系密切之人。说白了,词科本就是带有很
烈的政治目的,从一开始的推荐参加考试,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结果。
他看了其他翰林写的文章,回来就路谦。
其他翰林官写的布告好吗?当然好,简直就是太好了,都不用修改,就能直接拿来当科举的范文用,就是有个很严重的问题。
“你想我骂你就说一声,这儿小要求我还是可以满足你的……你都豁
去不要脸夸赞清廷了,咋地,我还要跟你说,你夸得不够好,夸得不够
味,还能再改改夸得更尽善尽
一些?”
也因此,路谦总算可以安安静静的事而不被祖宗叨叨了。
上好日的。
之后的事,路谦就没关注了。
不是他本人太弱,而是年岁、沉淀的问题。
路谦就纳闷了:“我先前夸朝廷得好,不也是用的大白话?那时候你怎么不骂我?”
祖宗一脸你当我傻的表,看得路谦十分无奈。
小作文一篇篇的送上去,当然不止路谦一个人的,其他翰林官也都写了。说真的,路谦跟类似于程大少爷这些个秀才比起来,当然是才华横溢了。然而,放在翰林院这个遍地是大儒的地方,他所谓的才华真的不值一提。
京师大地震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南方,程二太太路氏哭了好几宿,生怕路谦事。程表哥急吼吼的写了家信,但就算加钱送过来,再到路谦寄了回信,最快只怕也起码要一个月时间。要是路上再耽搁些时候,搞不好得年底才能收到了。他只能祈祷路谦懂事
儿,赶
写封保平安的信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