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的,别人写的什么玩意儿跟他有关系吗?
但他又不能让祖宗闭嘴,再说祖宗也不会听他的。
就很苦。
还非常冷。
于是,路谦瑟瑟发抖的提笔写了雪中凄苦,冷是真的冷,苦也是真的苦。冬日里,寒风刺骨,大雪飘零,多少人没有过冬的棉衣穿,多少人没有足够的粮吃,还有大雪压垮了房
,路面结冰摔劈叉的……
在别人各端大气的诗词赋文当中,路谦再度成为了
立鹤群的那一员。
事是这样的,尽
朱大人让新翰林官们好好观察落雪的景象,但其实他说完考题后,人就跑了。
那他又不是傻,还能让自己也跟着挨冻吗?
然而,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当朱大人亲自批阅新翰林官们的岁末考卷时,看到路谦一连好几题都是透着寒冷悲伤孤苦无依时,他懵了。
同理心太也不好的,朱大人就是一位格外
的读书人,他透过文字,仿佛看到了那雪
飘飘北风萧萧……
冷就一个字。
报应它是两个字。
……
岁末考其实并不是想要针对谁,事实上它同升官调职没有任何关系。倒是三年后的散馆考
更重要一些,通过的自然是能继续留在翰林院,而通不过的则要放外任当官了。
不过,这跟路谦等人没关系啊!但凡是博学宏词科的翰林官,招他们
来本
的目的就是修纂《明史》。也因此,甭
考得如何,他们依旧得老实修书。
所以,为啥要折腾人呢?
路谦也就此事询问过明史馆的同僚们,撇开老翰林官不提,新人们都觉得特没理。不过,这大概就是翰林院的传统吧,就好像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
、中秋吃月饼、过年吃饺
……
然后多位翰林院就“什么馅儿的饺最好吃”一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引经据典的力证自己才是最对的!
路谦默默的退了战场,假装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一旁的祖宗陷了久久的沉默之中,他记得明史馆这些人都是由博学宏词科
来的,而参加词科的人都是被
挑细选的,全
都是汉人,且都跟大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多半还都是原本就声名远播的大儒。
所以,跟大明息息相关的……就是这么群二货?
找到大明覆灭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