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藏宝图(出书版)
  4. 第4节

第4节(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王士也已化缘归来。由于前几天莫窟正在举行庙会,往来香客很多,为防止好奇的善男信女可能藏经,王士用砖块代替木门堵住了藏经,这使斯坦因非常失望。于是,斯坦因说他是来莫窟拍摄画照片的,只字不提藏经之事,而是通过蒋师爷和王行了初次接。蒋师爷向王士表示斯坦因愿意提供一笔捐款帮助他修理窟,希望能看到一些写卷,王士表示同意,但当蒋师爷表示斯坦因实际上想购买一些写卷时,王士立刻警惕起来。

一方面藩台衙门有封存藏经的禁令,另一方面王士也怕这样会被别人发现,对他本人和他所的“功德”不利,因此,王士拒绝了斯坦因的要求。接着,他提请王士领他参观正在行的修建工程,王欣然同意。在参观过程中,斯坦因虽然对王士的新塑像极为鄙夷,但他却从中发现了王士对宗教的虔诚,因而借机表示对王士的敬佩,王士对斯坦因渐渐有了好。接着,斯坦因又向王嘘说,他是玄奘的忠实信徒,又娓娓动听地向王士述说自己是如何追寻着玄奘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历经千难万险而来到敦煌的。常言“佛一家亲”,这番话果然打动了王士的心。

当夜,王士悄悄地将一捆经卷给蒋师爷拿给斯坦因行研究。说来也巧,这些经卷的题记表明,佛经是玄奘从印度带回并从梵文译为汉文的。这个偶然的巧合,给斯坦因带来了新的希望。第二天,斯坦因对王士说他之所以能在这一天看到由玄奘带回并翻译的佛经,完全是圣人玄奘在冥冥间作的安排,目的是让他把这些来自遥远的印度的佛经送回原来的地方。王士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斯坦因这番话使他到这一巧合的确是神灵的召示。夜,王士拆除了封堵藏经的砖墙,向斯坦因打开了藏经之门。之后,在昏暗的油灯,斯坦因看到“经卷一层一层地堆在那里,密密麻麻,散无章。经卷堆积的度约有10英尺,后来测算的结果,总计约近500立方英尺。藏经的面积大约有9平方英尺,剩的空间仅能勉容得两个人。”

由于窟太小,光线又暗,不便阅读,王士就允许斯坦因把几捆卷移到窟前室的一间小屋。为了防止被别人发现,又将窗用纸糊上。之后,每天夜里,由王,取一捆捆写本,拿到小屋里让斯坦因研究。由于写卷越来越多,斯坦因放弃了原来准备叫蒋孝琬给每个写本都编目录的打算,只是从他的考古学标准发,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选择写本和绢、纸绘画。最后斯坦因捐一笔钱作为酬劳,送给王士,并约定在离开中国之前,除他们三人外,不向任何人透这些写本、绘画的来源。对这笔易,1921年,斯坦因在其版的考古报告里写:“当我今天回过来检视我用4锭蹄银换来的无价之宝时,这笔易简直有不可思议。”

6月中旬,斯坦因带着从王士手中获得的藏经前往安西“探险”。四个月后,斯坦因在返回敦煌附近时,给王士写了一张字条,蒋孝琬拿着字条又秘密去了一次莫窟,从王士手中得到了230捆文书。16个月后,装满24箱经卷和5箱经过仔细打包的绢画、刺绣等艺术品,便平安地存在敦的英国博馆里了。

第二次中亚探险结束后,斯坦因于1911年写了此次考察的个人笔记——《沙埋契丹废墟记》(两卷本),1912年在版。1921年,斯坦因的正式考古报告《西域考古图记》由英国津大学版社版。书籍上市引起了列动。此后,法国、国、日本、当时的沙俄等国家均派人前来莫窟“考察”,借机掳走大批古籍。1914年,斯坦因第三次来中国行考古“探险”时,再次来到敦煌,又通过王士等获得了五大箱写本文书。虽然,大分文献已被伯希和探险队、大谷探险队及北京政府运走,但斯坦因此次所得,大分是王士早已取并转移到安全地秘藏起来的,少分则是当地官僚所有和散佚在民间的。由此,斯坦因成为获得藏经文献最多的人。

这是我结合了多资料总结来的。诚然,王圆箓并非贪财之人,他只是世外的家人,只是一心为了修葺庙宇,让莫窟香火再续,只不过错地导致了国宝外。我将这些资料加以整理,而后拿给大家看。

三光看过后给他人,回首问我:“付老的话你还记得吗?”“嗯,经书可能不在敦煌。”我了一支烟。

说:“难咱们真的要去新疆?”我站起来,不住地着烟。时间已经渐渐逝,大家都静静地等着我拿主意,我吐最后一烟说:“三光、崔力升,咱们去一趟曹教授住的酒店,你们其他人暂时先等我的消息吧。”说完,我们三个就了宾馆。

崔力升问:“你们上次不是去过了吗,为什么还要去?”三光见我健步如飞却不说话,就说了我心中的所想:“佳亮现在没有主意,一步错就步步错。为了谨慎起见,只好先去看看曹教授那边有什么动静了。”崔力升明白了,

第七章 险象迭生

【1】【2】【3】【4】【5】【6】【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