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
  4. 第16节

第16节(5/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鸿章,字渐甫,一字黻,号少荃(泉)。安徽合人。因排行老二,故民间又称其为“李二先生”。李鸿章年轻时即怀大志,曾写“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封侯”的诗句,并有“遍知名士,去访京师有人”的志向。光二十七年(1847)中士,刚好与新贻同科,二人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咸丰三年(1853)正月,太平军攻安徽,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奏调编修李鸿章襄办军务。自此,李鸿章开始在安徽办理团练。然而不久后吕贤基即被太平军击毙,李鸿章五战五败,且有三次是临阵脱逃,被时人讥笑为“将军”。李鸿章不得已,以“年家”的份改投到曾国藩幕府。曾国藩对其很是欣赏,评价说:“少荃(李鸿章)天资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大过人,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于蓝,亦未可知。”后来的事实证明,之后李鸿章的战略光和远见,确实在曾国藩之上。咸丰十一年(1861)冬,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支持和保荐,再次赴淮南办理团练武装,并募集当地刘铭传、潘鼎新、张树声、周盛波、吴,由此组编成淮勇。同治元年(1862)正月,李鸿章率领这批淮勇开到安庆,与原湘军程学启、郭松林合并,号称“淮军”,约七千人,其编制、营规均与湘军相同。曾国藩曾经让李鸿章带帐的淮军营官来相见,他本人迟迟不肯来,有意躲在屏风后面悄悄观察。等了一会儿,营官刘铭传很不耐烦,骂:“老等了这么久,这中堂大人(曾国藩)还不来,架也太大了!”事后,曾国藩对李鸿章说:“都是将才,但那个麻脸(刘铭传)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刘铭传后成为首任台湾巡抚。在协助合淮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李鸿章大量购置洋枪洋炮,聘请外国教官训练淮军,逐渐扩充至六七万人。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又率领淮军镇压了东、西捻军。同治十一年(1872),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先后调淮军军官赴德国学习,并在天津设立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大力培养淮系将领。淮军由此成为中国第一支新式装备的武装力量,因装备良,成为清朝军队中战斗力最队,并形成了在晚清政治格局中占重要地位的淮系政治集团,李鸿章也由此成为晚清政局第一人。光绪十年(1884),淮军将领张树声、潘鼎新等在中法战争中兵败被革职。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战争中,淮系将领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等淮军均遭惨败。淮军势力渐衰,其地位逐渐由袁世凯统率的新式陆军所取代。]

一想到这里,新贻心中和伤均是一阵绞痛。即使他对自己的结局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一旦真的发生,他又怎么能甘心坦然面对?他望着卧榻边离他最近的儿毓桢,嘴嚅动了两毓桢抹了抹泪,会意地答:“父亲请放心,我们定会遵照您之前的嘱咐,忍气吞声,以求自保。”新贻似乎有些着急起来,想说什么,却始终说不来,终于昏厥了过去。

延至午两左右,新贻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撒手而去。此时,距离他到两江上任,还不到两年。

权势是一桩孤独的冒险。无论总督也罢,平民也罢,在死亡之前,都只有俯首低。大清历史上最年轻的两江总督新贻从他人生的巅峰猝然陨落了,他戏剧的一生就此结束。

新贻死后不几天,小妾郑氏自杀殉夫。人生如梦,富贵尘土。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尽郑氏于忠贞的本意主动选择了死亡,但她的死只带来了数不清的恶意谣言和离奇绯闻,令她丈夫的声誉大受影响。这,是她无论如何也无法预料的结果。

叁、两江总督

【1】【2】【3】【4】【5】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