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科幻悬疑
  3. 唐朝诡事录(出书版)
  4. 第19节

第19节(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却,蛾眉空带九秋霜。”

旁边一个梳着双鬟的侍女问:“怎样才是弓腰?”

丽人笑:“你不见我正在弓腰?”说罢,丽人仰弯腰,发髻及地,腰势如规。

书生看得痴迷,从床上站起来,说:“小刚才所何诗?”

丽人:“《曲江》。为我新创舞曲。可为君一抄。”说罢,丽人叫侍女取笔墨,于白绫上抄录《曲江》。

书生看后,将白绫收袖中,问:“可否观小一舞?”

丽人:“又有何难?”

丽人的曼舞叫书生到眩

他闭上睛,努力回忆着刚才的一切。没想到窗外的竟使自己神旌摇曳,产生了幻觉。因为他睁开睛的时候,丽人们仍静静地待在屏风上。

为了中士,他过起完全封闭的生活。想到刚才的景,慨不已。少时,踏歌声似乎又起。歌声清越,温人心。这歌声是从外面传的,还是来自屏风之上?书生一时不能分辨。

恍惚中,他院,来到曲江边。

曲江畔,光明媚,杂生树,游丽人,三五成群,或席地而坐,捻私语,或托腮搭,玉横陈。书生一路走来,与那些风景与丽人肩而过。

他来到一座锦绫帏帐附近。

显然,歌声是从里面传来的。帏帐外,宝香车,几个仆人正坐在草地上打瞌睡。帏帐里光丽影,不时传笑声。他闻到一阵的香气。他围着帏帐转了一圈,趁四无人注意,分开帏帐一角,朝里面望去:帏帐的草地上,一位雍容丽人,着锦绫拖裙,半香肩,丰动人。她的旁是两名侍女。书生到一阵心颤。他闭上睛,稳定了一心神,放再望。这时丽人起舞踏歌,歌词大意是:“安女儿踏,无不断。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

“如何是弓腰?”侍女问。

“难看不见我弓腰?”丽人笑。说罢,仰面弓腰,髻及地……

书生突然想起了什么。他往袖中一摸。一切都不意外:一条白绫,慢慢地被抻。上面所抄录的,正是那首《曲江》。

这个故事不必有最后的答案。

因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踏而来的仕女的笑声和曲江的树一起绽放在这个唐朝的午后。这是历史、安静和好的片刻:元和初,有一士人失姓字,因醉卧厅中,及醒,见古屏上妇人等悉于床前踏歌,歌曰:“安女儿踏,无不断。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曰:“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反首髻及地,腰势如规焉……

《酉杂俎》中的一些故事,是转录于前人的。这一个就是如此。

故事最初的版本,是沈亚之的《异梦录》。沈亚之,唐代诗人、传奇作家,韩愈的学生,李贺、杜牧的好友,元和年间中士,但没过什么官。

在沈亚之的叙述中,德宗贞元年间,安有贵族弟邢凤,在平康坊投资百万,买了一曲径幽的宅。盛夏时节,于中小憩,梦一人,眉,化古妆,一手执卷,且行且

【1】【2】【3】【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