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生逢宋代
  4. 第34页

第34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开来到河北前线后,劲十足,力图在防务活动中也展现过人之。由于不能直接统军队,他便发挥自己善兵略的特,向辽境展开分化瓦解工作。经察访,获悉一名真定(今河北正定)籍的汉人白万德已了契丹将官,手有七百多帐的军兵,他因家乡在地,所以常与故里亲戚往来。柳官便利用其亲属攻关,以裂地封侯的条件策动白氏应,以合朝廷夺取幽州(今北京市)。在柳开的劝说,对方表示愿意合。然而,当白某在同年年底派人来约定兵日期时,柳开却已被调往南方的全州(今广西全州市)任职,这一计划遂因人事调动而告寝。其实,柳开也过于天真,自第二次北伐失败后,朝廷已彻底放弃收复幽云的计划,采取了全面防守的战略,自然不会真正支持主动攻的任何方案。他虽抱憾壮志未酬,也只能服从调令。

当宋军班师撤回后,柳开直奔京师门向天上书,声言愿效死北疆。不用说,他对米信不听其言耿耿于怀,也会到行伍将帅有勇无谋的短项,于是对军旅生涯充满期待。宋太宗阅览奏书后,对他遭贬的事表示同,便令其官复原职,不过对其他事则未予答复。

这时正是第二次北伐失败后的次年,朝廷上笼罩在一派恐辽的悲观绪之,契丹军队气焰嚣张,没河朔各地,烧杀抢掠,本无视朝廷驻军的存在。此时此刻,竟有文官自愿上前线任职,宋太宗不能不为之动。于是诏:凡文臣中有懂武略、善兵者,愿意改换武职,一律予以鼓励。一时,还真有三位像柳开那样的文官也表示响应,愿意在国难当投笔从戎。朝廷便将这四位文臣改换为武官,其中柳开由殿中侍御史转为崇仪使,任宁边军(今河北博野县以东)官。宁边军属宋朝边境沿线设置的地方机构,与州同级,不过防务职责往往重于民事。

这得说明,此时官场的文武分工仍然相当严格,文臣可以转换为武官份,但通常并不能军队中指挥作战。文官承担统军将帅角的事,那还要到北宋中期才现。

翌年五月间,朝廷派柳开使河北。此时,经历了北伐激烈的战事,他尚武的本已经无法捺。前代多少名将壮志豪,驰骋沙场,扬名史册,令血男儿振奋不已。一时他心中郁积已久的血沸腾起来,便不甘心继续从事地方文官的案牍琐事。于是再次上书皇帝:为臣蒙受非常的恩典,没什么可以报答朝廷。臣今年刚满四十岁,胆力正壮。现在匈未灭,愿陛赐给臣步骑数千,我愿死,攻取幽蓟,虽战殁沙场,死而无恨。他既决心已,就全然不顾以后的事了。

之际,辽军将领派人前来请降。懂些兵略的柳开闻听,连忙主动向米信建议:兵法云无约而请和,谋也。对方肯定在使计,我军应抓攻,必能取胜。但米将军犹豫不决,过了两天,敌军果然再度发起猛攻。事后获悉辽军当时确是弓矢用尽,用缓师之计麻痹宋军,以争取时间赶运装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