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生逢宋代
  4. 第39页

第39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主中书

从至二年(996)七月贬之日算起,寇准有五年多时光徘徊于外地,先任邓州知州,随后又调任河军(今河南孟县)、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和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等地方官。最初的艰难形势,随着皇位的更迭逐渐发生了有利的变化。有是:旷世奇才,上苍终究不会埋没。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不过,外人里的这惯常纵酒作乐,掩盖的却是一颗苦闷的心,陪酒者恐怕未必能完全会,唯有他自己清楚。纵使醉里梦中也不甘心就此放手,正如他早年在东县写的诗句所表:野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庙堂运筹、朝廷命运,舍我其谁?这便是寇准!

势必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天愈加气恼,不由得对昔日卿叹责:鼠雀尚知人意,何况人呢?就此结束了不愉快的谈话,随之传诏罢免寇准的要职,贬为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知州。

追逐权力本是政界的通病,也是每位政客的本能,本朝魏徵寇准自不例外。而权力的拥有,往往不是简单论品行论能力论远大的抱负,就能公平衡量分,尔虞我诈、明枪暗箭、违、调虎离山、针尖对麦芒等等,以至于三十六计、七十二变之类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政治斗争的残酷从来便是如此。寇准显然不通权术之,大概还反这些东西,常常仅凭一颗赤心一腔对待君王和政务,自是简单糙,难免陷孤立,甚至授人以柄。对此,他的同年和好友张詠以后曾叹息:寇公实乃奇才,可惜学术不足耳!此所谓学术非今日意义上的学问之学术,而是指学习揣历史经验所获得的政治权术。还是知己者说到上了,遗憾的是当事人终生也没有真正掌握。

再度失意之,寇准离开了朝廷的权力中心,落脚地方衙门。这一年,他才35岁,就绝大多数官员而言,这个岁数还只是伊始,他却已实实在在辅佐过帝王,虽两度跌宕,却品尝过位权重的滋味。

在邓州任,寇准仍旧保持豪饮的习惯,时常设宴款待宾朋。他特别喜观看刚健有力的拓枝舞,往往一边欣赏舞蹈,一边放开来饮酒,每次都能畅饮三十盏之多,罕有对手,令人惊叹。寇准还是年轻气盛,志向大酒量也。而仅就酒来看,也折他万事不服输的秉

好在寇准还年轻得很,有的是时间资本,尤其是他立了定策之功,今日的太不久就要登基继位,对于他的大恩,未来的天哪能轻易忘却?还有他的多位旧友、同年也分居位,如吕端、李沆、向中及王旦等人或为宰相,或居执政,多少都受过他的荐举之恩,也不会绝至极,而他的政敌则行将瓦解。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