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生逢宋代
  4. 第41页

第41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据记载,力主抗战的寇准最初决反对议和,指和议仅能维持数十年光景,以后则难保对方不变卦,因此向天了应敌对策,认为实施该策可保朝廷百年无边患。寇准所献对策容,因史书记载阙如不得而知,推测起来可能是一积极的打击措施,也就是一面拖住疲惫的辽军,另一面调集各地军队实施合围,利用地利人和的优势打持久战,即使最终无法歼灭对手,也可迫使其狼狈逃窜,再乘胜收复幽云十六州,从而本扭转被动的北边防形势。

澶渊之盟

安危来到前线,抗敌的斗志立即涨,于是与辽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在澶州城的那些日,寇准受命全权调度军队作战,有效地挫败了辽军的攻势。为了打消天张与顾虑,他便发挥自己的特,多次在营帐里与属饮酒作乐,一副满不在乎的样。真宗私里派人探视到此此景,便放松了张的心,自我安:寇准如此,我又何忧?

景德元年十二月中,前线将领突然给澶州城行营报送来辽方的一封信件,负责的官员打开一看,竟然是以往被俘的本朝将领王继忠所写的信函,主要意思是辽朝有议和的愿望,希望天察其诚意,予以接受。王继忠乃是真宗称帝前藩邸的亲信,于咸平六年(1003)一次与辽军的战中落不明。战后,真宗悼伤不已,特追赠其节度使官衔,并对其家属予以超等优抚。不曾想他现在还活着,不用说是当了俘虏,但关键时刻却发挥了信使的作用。

外人里的这些举止,大有昔日东晋宰相谢安超然坐镇淝之战的风采,其实不过是寇准有意安抚天的一方式。而他所付的各般劳,却未必为天所知。

另有宋人笔记描写:天在澶州城期间,每天都派人暗中了解寇准的动静,得到的报告或称寇丞相白昼间沉睡,鼻息如雷,或称他刚令庖人厨宰鱼。看到他起居如常,天遂为之心安。据说,真宗还曾当面对寇准戏说:相公饮酒矣,唱曲矣,掷骰矣,鼾睡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在此局面,辽萧太后与近臣们决定议和,以便面撤军,并借机攫取必要的经济利益。

真宗获悉辽方有休战议和的意图后,异常兴奋,边的大多数朝臣也顿时安然,都希望见好就收,以此释去心的千钧重负,换得一片安宁。

如此一来,辽朝君臣便陷于退维谷的境地。经过两三个月的行军作战,辽军虽然取得预期的一些展目标,却已成弩之末,而宋朝天既未仓皇逃,宋军也没有涣散瓦解,反而摆拼死大对决的态势。再说,孤军宋朝境,远离自己的后方,大有退路被切断的危险,加上先锋大将萧挞览在澶州城中连发弩而死,士气受挫,还能持多久完全没有把握,攻的前景可谓一片暗淡。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