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生逢宋代
  4. 第60页

第60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宋本已是文采飞扬,可小宋更一筹,是绝对的盖世奇才。

太常礼院是朝廷负责礼仪事务的机构,举凡礼乐、仪制、祭祀以及其他相关的诸般礼仪事都归其,在此供职若非知识渊博又于典故者,很难胜任,小宋任副官正是适得其所。当庙堂乐律陈旧过时需要调整时,他奉诏主持修订,一一指乐官们行调试,终于完成了全新的一乐礼规范。

小宋的才

自科考名次让位大哥后,25岁的宋祁怀着许多的委屈走政界,拿到的第一任差遣就明显矮状元一等:州衙里的幕僚角。好在其才学早已名扬天,得到有识之士的推荐,才没有沉沦于地方。他被调京城后,先任国监直讲,也就是当时中央最学府的教官,不久国史馆、太常礼院就职。

在乐礼改革上小试刀之后,宋祁接着又编修天起居注、任职三司度支判官,一个是史官质,一个则是财经官员,他照样得有声有。当时因元昊反叛朝廷引发西北战争时,军费开支陡然增加,而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难以应对。目睹此此景,他给天上了一洋洋洒洒的奏疏,指问题所在,所谓三冗、三费所致。三冗指的是:官吏队伍庞大;非战斗序列的军人过多;不事生产的和尚士太滥。三费则指:朝廷用于宗教活动的靡费毫无休止;京师观庙宇的建设维护开支日益扩大;大臣离朝多挂名节度使,俸禄因此激增。针对这些问题,他提了减三冗、去三费的建议。小宋的这份奏议,很快就传遍都城上,成为士大夫谈论时弊的重要依据。即使后世读到其文,也佩服文辞洗练,意思准,直指要害,其价值确非一般的华诗文可以比拟。

几乎都遭到清算。初庙堂的宋参政不知浅,自恃有天眷顾,多次与吕丞相发生意见分歧,这本属正常的议事问题却难容于重臣,就此成为对方的中钉。庆历元年(1041),吕夷简借理范仲淹与西夏元昊通信的事,设计圈,引诱大宋贸然提诛杀范仲淹的建议,结果惹众怒,声名受损,只得黯然离朝,几位同年和兄弟小宋也受到牵连,一同被贬京师。

这次为人所卖的经历,使宋庠实实在在地增了见识,明白了政治的残酷,更清楚了宦海的险恶,从此多了十二分的警觉和自保意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兄弟俩同城供职生活,来往是免不了的,昔日的芥已渐渐淡忘,亲还是时时涌上心。小宋曾给大宋赠送过一首诗,其中有静极禁关闻键,暝连阁见通灯。蕙薰浮篆才余火,酒滴供研自不冰。无奈此时怀共被,各分台署拥青绫之句,描写了隆冬夜晚自己在太常礼院的清冷场景,表达了遥想翰林学士院大哥的心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