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生逢宋代
  4. 第71页

第71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是英雄须得用武之地。谋勇兼备的张亢适得其所,便大展拳脚。在对夏开战后,张亢多次针对宋军战场失利的原因,提解决之,如建议集中兵力和指挥权、减少主将与队的调换、加通讯保障、提训练质量以及避免盲目击等等,分建议得到了采纳。从传世的宋代文献中,可以读到张亢的许多论兵奏议,其见解可谓有识、务实,多切中要害,确非一般武夫悍将或未经战阵的文臣所能虑及。但集中兵力和指挥权的良策,因关乎宋代分权御将的传统禁区,故被束之阁。

宝元元年(1038),元昊称帝,宋夏关系破裂。大致在此不久,张亢被调往西北,任泾原路兵钤辖,兼任渭州(今甘肃平凉)知州。渭州乃西重镇,泾原路则为陕西前线四路防区之一,正北方面对西夏的中心地带,如当时人所指:地势开阔,易攻难守,直接关系关中安危,关中震惊,则天之忧也。当战争尚未爆发之际,当政者显然是看中张亢的才略和胆识,才赋予如此重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正因为如此,武臣因期遭受猜忌、歧视,神状态和素质平普遍降;士人又少有愿意投军旅者,这都导致宋朝存在将帅乏人的严重问题。宋太宗、真宗两朝边防常常吃,军队屡屡败北,便与此有关。由此看来,张亢慨然投军旅,实属不易。

张亢并非仅善于纸上谈兵,难得的是还勇于和善于用兵。庆历元年(1041),西夏军攻陷宋边陲要地丰州(今陕西府谷县西北至蒙古准格尔旗之间),致使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城以北)与府州(今陕西府谷)之间联系中断,彼此军民只能困守孤城。当年,这一带都归属河东路,而非陕西路。当地原本缺,围城以后,饮缺到黄金一两,易一杯的地步。消息传到京师,执政大臣忧心忡忡,朝堂上讨论的结果,是考虑放弃两城,退守黄河东岸的保德军(今山西保德),以免受到拖累。就在如此危急的形势,张亢受命任并代钤辖,火速被派往前线了解实。他以超人胆魄单骑抵达府州城,由于周边不时有西夏游骑没,守城军人不敢相信来者何人,经示符牌后,才被放城门。张亢考察一番后,毅然承担起防守职责。他一改前任被动防御的法,抓住敌军松懈的有利时机,派人城采伐薪木、收集涧,修筑外围堡寨,控制源,加练兵并调动士气。又乘夜奇兵收复了要琉璃堡,从而巩固了府州的城防。

宋代官制,挂名武官衔的人,并不见得都参与军务,许多执掌仓库、监税务、效力案牍、厕闱,甚至服务医界的人,都归属武职系列。如宦官就全是依照武官资序升迁。但张亢不仅像前辈柳开、陈尧咨那样赴河北前线就任地方官,更期在西北对夏战场任带兵军职,或镇守一方,或指挥作战。可以说,他是真正经历了战火血光的戎将军。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