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生逢宋代
  4. 第90页

第90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再观吕大忠的从政为人,也有值得称。他于仁宗皇祐年间士及第,仕后先后过华(今陕西华)县尉、晋城(今山西晋城市)知县、河北转运判官、陕西转运副使及渭州(今甘肃平凉)知州等地方官,官衔至宝文阁直学士。在任期间,多有善政,属和百姓的信服。

旁的不提,单说《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前者被业人士称为碑林中的第一名碑,乃是天宝年间唐玄宗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唐肃宗题写碑额的御制石碑,通碑由四块黑细石合成,碑有三层石阶,故称《石台孝经》。千余年后的今天,仍能观赏到工整的书法和清新秀的字,并从中会到唐明皇以孝治天的用意。《开成石经》则是唐文宗太和四年(830)诏,由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前后耗费七年时光,至开成二年(837)才完成的一石经,后人又称唐石经。该组碑石包括《周易》等12经书,由114块碑石组成,每石两面刻字,共刻有650252个文字,是研究中国经学史的重要资料。仅是保存这两碑刻,就足以令吕大忠名垂青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吕大钧,字和叔,在吕家兄弟中排行第三。他从小胆识过人,青年时代曾追随张载学习,读书明理,成为文才兼之士。仁宗嘉祐年间,他顺利摘取士桂冠,仕后先在关中及西北地方衙门供职。其父奉调四川官,他是孝,考虑到老人家年迈不宜远行,曾主动请求代父赴任。

吕大忠为人耿直厚朴,将所学的关学神贯彻到自己的言行之中,至死而不悔,因此博得士林中许多人的赞叹。程颐即称许:吕伯可,老而好学,理会直是到底。有件事颇能反映其忠厚者的风范:他在任秦州(今甘肃天市)知州时,本州的判官是科举状元涓。判官自我觉太好,常摆状元的段。吕大忠是过来人,清楚此人涉世不,不懂门,便善意地劝说这位属:状元衔,只是科举及第时的称呼,了判官再用此名就不妥了,现今的科举学问其实没多大实际用,还是要注意修务实为上。经他开导指涓才懂得了勤政、为人之,日后才有了更大的发展。

。当时,他目睹到历代碑刻日遭损毁的形,不能不痛心,为了抢救这些古,他遂利用职务之便,面将搜集到的大批关中碑石移至永兴军城(今陕西西安市)府学之,其中包括《石台孝经》与《开成石经》等几组大型碑石,以及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书写的碑刻,由此而诞生了日后的碑林。

晚年时吕大忠因与当政者不和,屡遭贬责,最终染病亡。吕大忠死后归葬故乡蓝田,算是叶落归

《吕氏乡约》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