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电话给宋牧师:“老哥,差不多了,您也可以撤来了。我派人去山上接您吧?”
“差不多了。剩的人可以跟您一起走,至于山上‘秘密仓库’里,还有一丁
儿存货,不过那东西都太老了,值不了几个钱,咱们不要了都行。”
“船妈”:“这听上去真是一段不错的故事,也很适合拍成电影……不过,您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
她琢磨了一,自己在山上还有一些“货
”,不过已经不多了,而且都是“陈年老货”,估计卖不上什么价格。此外,人员都已经撤走,山上除了两三个“居士”之外,就只剩
宋牧师了。
“哦,人跟货都撤走了?”
宋牧师却说:“你看过一叫《逃离地狱》的电影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对宋牧师抱怨了几句,但“船妈”其实对宋牧师佩服得五投地,能想
这
办法来瞒天过海,对方也真是机智过人。
这么一来,她手的钱倒是越来越多,积压的陈年“货
”越来越少。
宋牧师答:“那是一
俄罗斯拍摄的,反映二战时期真实事件的电影,1944年的时候,有一位名叫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德维亚塔耶夫的苏联空军中尉,在空战中被德国人击落,他在
伞之后,被德军俘虏,并被送
了集中营。后来,德军认为这个人‘表现得很柔弱’,甚至‘不危险’,就将他和其他人押解到波罗的海,那里有一个秘密的v1和v2飞弹的研制和生产中心。在那个中心里有生产车间,车间
有很多战俘在
制劳动。而在车间附近就是机场,生产
来的东西就通过那个机场被运送到前线。德维亚塔耶夫中尉利用修理机场设备的机会,了解到机场上停放了一些亨克尔-111型飞机,他对这
飞机很
兴趣。经过
时间的‘低调伪装’,德国人也允许他靠近飞机,并协助清理飞机表面上的油污,来回工作了几次之后,他就大致了解了该型飞机的
作
程。1945年2月,德维亚塔耶夫带着
边的九个苏联难友,趁着德军吃午饭的空隙,偷了一架德军的亨克尔-111,从那个中心越狱,逃回了苏联。这是一段传奇故事。”
这小山村里原来的居民,也早就在数年前都去城里打工,留的是个荒村,“船妈”路过这里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地方,就让自己的人在这里
驻、经营了起来,逐渐把这里变成了自己的另一个“据
”。
“船妈”一怔,说:“那是什么片
?”
宋牧师答:“我从这
电影里
取了一些灵
。明天,我将带着剩
的所有东西
山。如果你的人觉得危险,可以提前先走。我自己用雇来的人把东西带走就好。不过,如果我能顺利带走所有东西,那些东西就将属于我个人所有,我将拥有它们的支
权,你觉得可以吗?”
通过这两天以来的“法会”“葬礼”,已经从山上转移了不少人和“货”
山。都存放在这座小山村里。“船妈”也托“宝象王”找了几个东家过来,把其中一些“货
”直接折价
理掉,以此换来了一些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