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要懂得考据之学。研究历史,最要的就是“正确的事实”。事实不正确,
据此事实而
的断案,自然是不正确的了。然而历史上一大
分的事实,非加一番考据,断不能算作
密正确的(只要看前人所考据的便可见)。所以考据之学,实在不能不讲,其中最
要的也有两层:一是要懂得汉学家的考据方法。这一派学问,是我们中国最新而又最
密的学问。必须懂得这一
方法,一切书才都可以读,一切材料才都可以使用(不然,就全据了些靠不住的材料,或者有了材料,不知
用法)。二是要参考外国的书。从前中国历史中,关于外国一
分最不正确(譬如朝鲜、安南,记载这两国的事
,还是误谬百
)。今后研究,必须搜罗他们自己的书(《四库书目》著录外国人所自著的历史,只有郑麟趾的《
丽史》等两三
)。就是中国的事
,也有要借外国史参考,方才得明白的,譬如:元朝在西域一方面的事实,就须参考西史(参看《元史译文证补》);清朝
关以前的事实,中国人完全茫昧,反要参考朝鲜人的著述(参看日本稻叶君山《清朝全史》),就是个好例(这一层,外国也是如此。譬如朝鲜人,讲
丽以前的历史,就一大
分要借中国书参考。总而言之,世界大通,各国的历史,都可以参稽互证。试看近人《章氏丛书》中的《法显发现西半球说》,就可见得中国的历史竟可供给墨西哥人参考了)。
从来讲历史的人,因研究的方便,总把它划分为若时期。本书也用此法,现在把本书所分的时期,开列于
。
表”,以图减省;所以正史可称为“纪传表志”。各
历史,要算这一
的
例,最为完全(所以从前把它立于学官,算作正史)。编年和纪事本末,是专记前一类的事实。政书是专记后一类的事实。从研究上说,编年
最便于“通览一时代的大势”;纪事本末
,最便于“钩稽一事的始末”;典章制度一类的事实,尤贵乎“观其会通”;所以正史、编年、纪事本末、政书这四
书在研究上都是最
要的:因其都能“网罗完备”,而且都有一个“条理系统”。其余的书,只记一
分的事实(或者是许多零碎的事实),只可称为“未经编纂的史材”,专门研究,都是很有用的,初学暂可从缓。
以上不过是大略的区划,其中一切事实,并不能截然分清。总而言之,是为研究上的便利。至于之所以如此分法,读到后文自见,现在也不必絮烦。
第三节 现在研究史学的方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这两层,是最要的。其余应当注意的地方还很多,且待讲到
面,随时再说。
现在研究史学,有两件事是最应当注意的:其一,是要有科学的
光,即便是现存的材料,也要用科学方法去整理。其中最
要的有两层:一是把无关于历史之学的析
,以待专家的研究(譬如天文、律、历);二是把所存的材料,用
科学的
光去研究,以便说明社会
化的现象(譬如用经济学的
光去研究
货一类的史实,就可以知
社会的生活状况,就知
社会
质方面,而
质方面,就是社会
化的一
原因)。
第四节 本书的分期
我们中国是个文明开化极早之国,历史一类的书,真是汗充栋;其余各
材料,却也不少(譬如钟鼎碑刻和其余各
古
,都有合于前说的古
一类。各地方特别的风俗、特别的方言,都有合于前说的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一类);可惜科学不甚发达,没有能够将之严密整理罢了。这就是今后学者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