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玄幻奇幻
  3. 北国漫记
  4. 第2章 兵起太原 2

第2章 兵起太原 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段举正焦虑之际,忽然听到一声嘶,远远的,似有似无,他奔到城边,凝神再听,果然北面隐隐有蹄声,他盯着城,不一会就看到有五匹飞奔而来,到了护城河边,为首的人勒住燃一支火把,抬望向城楼,让城上的人看清自己的面目,段举认得正是昨夜为首的那个大汉,余的四人都着黑衣,包裹着脸,材最矮小的那个,隐约就是刘文静。段举观见刘文静二人行动自如,不像是被挟持,于是令打开城门,放他们城。

李渊与三个儿一直在大殿中守候,听说刘文静回到了晋,立刻传他来见。刘文静在暗夜中骑行了一百多里,脸上看不一丝的倦意,来后先瞟了一李世民,然后向李渊行礼。李渊起上前,抬着他的胳膊,:“刘令辛苦,见到沙钵略了吗?”刘文静:“见到了,唐公的意图也讲了,他同意我们的条件。”李渊舒了一气,又问:“他还讲了什么?”突厥大可汗沙钵略贪婪成,李渊料定他必会附加条件。刘文静:“他派了使者随我城,说他的条件要当着唐公您的面讲。”

城门打开,那大汉一言不发,和同伴一前一后城门,这时城一个士兵手中的火把烧到了尽,他随手将火把扔到地上,火星贱了开来,后面的那匹受到惊吓,前蹄猛地一撩,那个骑手非常老练,形向一挫,扬手一鞭,疾冲向前,驰城门消失在黑暗中。

刘文静领命后带着突厥使者了晋,来到殿前,门外值守的护卫拦住:“请解兵刃!”原来使者三人腰间都挂着护刀,那突厥卫士大,腰间的护刀又又宽,简直像柄铡刀。通译用突厥话说了一遍,那使者声嚷了几句,显然不乐意,没等通译开,李渊一摆手:“来者是客,请他们来。”说着起离座,迎上前去。

李渊问:“使者是谁?”刘文静:“是大可汗弟弟的儿律特勤。”特勤是突厥贵族的爵位,相当于中原的王公,只有大可汗的弟才能封特勤,突厥王族姓阿史那,律特勤的名字叫阿史那刺达。李渊:“听说过他,是员悍将。”刘文静:“有狂妄,说话气很大。”李渊问:“仅他一人?”刘文静:“还有一个通译,一个护卫,通译是胡人,姓史。”李渊问:“那三人在哪里?”刘文静:“在守备府里。”李渊暗夸刘文静会办事,问:“晾晾他们?”刘文静:“他们说天亮就要城。”李渊噢了一声,:“看来现在就得会会了,请他们过来吧”。

那三人走了来,在殿中昂然一站,目不转睛地瞪视着李渊,也不还礼。烛光之,大家看清了三人面目,那使者材敦实,大宽脸上一双豹闪着寒光,通译是个三十来岁的胡人,绿睛,发与胡都是红的,那个护卫大,脸黑黑的,二十多岁的年纪,左手着刀柄,睛直盯着李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第二天,段举又调换了北门的守卫,到亥时,正好到他最信任的校尉周大泽当班,他站在城楼上北望,外面黑乎乎的看不到一光亮,除了风声,也听不见其它声音。鼓楼上敲了时,段举仔细倾听,既听不到人声,也听不到蹄声,看来刘文静不可能在夜赶回了,他不由得焦急起来,如果刘文静今天不能归来,事就闹大了,一城之首在大敌压境时连续两天不面,无论如何是掩盖不住的,他私放刘文静城,如果李渊追责来,他必须替李世民承担。

面领的那人材魁梧,睛亮闪闪的,另一人跟在他的后,材偏瘦,脸隐在暗

那骑手策扬鞭的动作段举再熟悉不过了,他心中的震惊简直无法形容:就在刚才,他的上刘文静违背李渊的命令,偷偷城奔向北方!北面不远就有突厥人,突厥大可汗沙钵略带领着十万铁骑,攻打晋不克,退兵后就驻扎在北面的白石谷。刘文静负抗击突厥的重任,竟然暗夜里投突厥去了!李世民让刘文静什么?李渊知晓吗?段举想破脑袋也猜不透其中的关窍,但他信任李世民,相信此举必有意,于是吩咐手关好城门,返上城继续值守。

那魁梧大汉见到段举,来,背着众人向段举晃了晃手中的玉佩,附在他的耳边轻声:“他让我们城,明晚时回来。”段举认得那玉佩是李世民经常挂在腰间的,,命令亲信校尉打开城门,放二人去。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