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天堂谷
  4. 番外 明末料罗湾海战

番外 明末料罗湾海战(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悬挂是郑氏令旗的中国商船。荷兰人屈服了,他们放弃了垄断中国海上贸易的企图,转而承认郑芝龙的海上霸权秩序。

台湾海峡成为郑氏舰队的湖。郑芝龙违禁开辟的对日贸易,从此有了福建沿海地区这一稳定的货源地和转运中心,确立了与日本及与大陆沿海各地贸易中对荷兰人的优势。荷兰人千辛万苦民台湾,在台湾从事对日本和福建的贸易,将台湾作为东亚、东南亚贸易转运站,也因退福建域而使台湾从此失去中介作用。金门的胜利也使郑芝龙被明朝升为福建副总兵,成为合法的福建军首领。

相关资料

台湾作家李敖在北大演讲的时候曾经叹:“两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修城,认定自己的敌人来自于草原上,而事实上我们真正的敌人来自于海上。”不过在我看来,他这段话说的不全面,至少明朝末年的中国人,还是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公元1633年的料罗湾海战就是证明。

清朝的史书对料罗湾海战记录甚少,大概是因为此战的指挥郑芝龙降清后反被杀的不光彩结局,而事实上,料罗湾海战绝对可算得上是东西方海上力量的大冲撞,几乎动用了自己在远东地区所有血本的荷兰舰队,面对日落西山的明王朝仍不能战而胜之。从湃湖海战到料罗湾,再到台湾收复战,中国海军用重创荷兰舰队的战绩,打完了他们在走向近代化之前的最后绝唱。

料罗湾海战的起因很简单,已在欧洲纵横无敌,有海上车夫之称的荷兰人,企图垄断与明王朝的贸易特权。之前,他们已经占领了几乎不设防的台湾,他们天真的以为,集中所有锐海军压迫中国沿海,就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妥协,荷兰人共动用了59艘船只,包括他们招抚的海盗船,以及十一艘最新的重型战舰,荷兰人的要求自然遭到明朝政府拒绝,于是荷兰人横行福建沿海,拦截中国商船,甚至炮击中国沿海州县,袭击厦门港,明朝方面损失惨重,几乎于被动挨打状态,于是荷兰人得意了。他们认为这是一场很快就可以见分晓的战争,但他们忘记了,刀磨的越久,砍人才越锋利。

这个时候,料罗湾海战的主角郑芝龙登场了,这位大明的“五虎游击将军”原本就是海盗,熟知海上战争,并拥有一支直接隶属于他的锐舰队。郑芝龙率150多艘战舰从海澄誓师发,并首先在遭遇战中打沉荷兰侦察舰,迫使荷兰人后退,终于在料罗湾地区将荷兰人包围,郑芝龙以火船为先锋,对荷兰舰队发起了猛烈冲锋,一举击沉荷兰军队六艘,重创五艘,荷兰人野心的军事行动至此落了个老本赔光。战后,荷兰人不得不接受明朝苛刻的条件,赔偿明朝损失,从此不敢扰明朝海疆。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