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升官发财在宋朝
  4. 第371节

第371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他也早非十几年前初仕途的人微言轻的小文官,有了辗转多地、亲历战事的丰富履历,梳理治夷之

赵祯不以为然:“无碍,此殿中并无外人,难不成还说不得几句心里话?”

赵祯慎重:“那依小夫之见,当如何治理广南路的好?”

赵祯立,严肃:“小夫请讲。”

“陛令伐夏以前,边患多来自辽、夏、蕃三势,相较之,西南地区虽也族众多,然居住分散,信仰庞杂,互不相属,即便偶有剽掠,亦不足引为患。 ”陆辞简单带过前言后,脆切正题:“然夏已覆灭;辽实力连带受损,必当收敛锋芒,更何况辽国主已然病危,太年幼,定愿付让步以求和谈;西侧吐蕃新兴,唃厮啰固然野心,不可为久盟,然其百废待兴,理政非一朝一夕之功,至少在二十年,北边境应能是相安无事的。”

在魂不守舍的,他们又哪里会因多候一日才可面圣这,而心生不满?

将北宋这段历史早忘得七七八八的陆辞,对不久后西南地区当真会现一名叫侬智的青年举反宋旗帜、且结结实实地打了好几座大宋城池之事,自是不得而知的。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赵祯听到此,登时灵光一闪,猜测:“小夫的意思,是要将屯兵重心从北转南?”

见曹玮难掩想回自家宅邸与家人团聚的急切,赵祯纵有许多话想同这位定海神针般的老将讲,还是更谅他常年征战在外,就容其带着刚赐大批赏赐先回宅中,明日再叙话。

赵祯神容微凛。

因曹玮常年军旅,养成了禁酒的习惯,官家自然不会人所难,在对此表达谅后,便痛快地将宴席中所有酒品都撤了去。

他们这般好说话,陆辞也乐得轻松。

那场险些连累了馆阁的左藏库大火是如此,汾州蝗害是如此,吐蕃与夏兵反叛,也是如此……

一听陆辞这话,赵祯的心莫名就一,眉也皱起来了。

曹玮前脚刚走,陆辞后脚就,简明扼要地将来使的状况了汇报。

赵祯满意地,丝毫不吝赞之词:“世间最善解人意者,非小夫莫属了。”

陆辞颔首:“正是如此。朝廷对西南边境,素以羁縻为主,约束力微乎其微。而趾国虽年年上供,但倘若是真心臣服,又岂会纵容其兵士钞掠大宋边民?”

后,仍有些神恍惚。

“臣浅拙见,仅作抛砖引玉之效,还望陛莫要见笑。”

有常年派兵滋扰边民、劫掠商队、以积蓄反叛财富的李德明与李元昊这一前车之鉴在,对行径相似的趾国,自然不得不让人多想几分。

他利落地委派了合适人选对其行周全招待,又亲自坐镇了一场简略的接风洗尘宴后,即回复命了。

陆辞转移话题:“实不相瞒,臣此次,还有一事需同陛相商。”

他这会儿才后知后觉,每当小夫捉住什么隐患,只要一开,那事儿八成就得在不久后应验。

若换别人开,嫌此事棘手的赵祯,只怕还是倾向于沿用多年来的保守策略,但此话一旦自小夫,那严重程度可就大有不同了。

陆辞微微一笑:“依臣之见,现朝廷既有闲暇腾手来,又仍有众多初锋芒的善战将士,与其坐候其反、再亡羊补牢,倒不如未雨绸缪,严加整治,以免又一个李元昊。”

陆辞嘴角微:“官家盛赞,臣万当不得。”

失了酒酿助兴,加上曹玮本是个问一句答一句、谨慎寡言的脾,这场宴席未举行太久,便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散了。

并且,刚打过这场持续了近三年了伐夏战役,国力急需修养恢复,实在经不起第二个李元昊的折腾了。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