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御香行
  4. 御香行_分节阅读_2

御香行_分节阅读_2(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叶锴全心微怔,随即伸手摸了摸小儿幼的脸颊。

“别人都说你是神童。可是这人世故,却一儿都不明白。我与你傅伯伯他们都是同年士,又是同窗多年的故挚友。如今同朝为官,也一直互相提携。你了太学之后,自然也会遇到如此的知己好友,便是你一生的财富。”

洪先生小声叮嘱叶佐兰:“国监乃是治学修的地方。但是你能学到的东西,远比书卷里的更多。若是学习与生活上还有什么不便,尽到绳愆厅来找老夫。”

洪先生捋捋须,呵呵笑着让叶佐兰免礼,又上打量了一番,继而:“倒是比锴全你那时候小得多了。”

叶锴全又走了几步,向着老者拱手作揖,呼“洪先生”。叶佐兰门前就被叮嘱过,知这位就是父亲于国监修习时的教官,于是也急忙作揖行礼。

那里就是务本坊,整座里坊被一条南北向的直街一分为二。其中,西侧半坊之地就是大宁朝的国监,承载着举国之希冀的辟雍圣地。

然而叶佐兰的目光却转向了东面——此时此刻,天际只有一抹微红,可是东南方向,耸的坊墙却好像育着一的红日似的,正发千万盏灯烛的亮光。

叶佐兰隐约觉得洪先生话中有话,然而还没来得及仔细咀嚼,就被领到了太学第二列学生的末位位置站好。

洪先生似乎也颇有慨,却又提醒:“可是,国监也不是当年的国监了。”

“那是萧皇后的表兄,吏尚书。”

叶锴全苦笑:“先生的意思,学生明白。然而学生一届寒仕,并无名门贵胄血统傍。若是期待小儿有所成就,这便是最快的捷径。至于这太学馆里的是是与非非,那就还得劳烦先生相帮,提携一把了。”

然而叶佐兰是一天学,还得完成一些礼仪。因此叶锴全领着他绕到务本坊的南门。坊之后再往西走,穿过两座青石牌坊,鳞次栉比的华舍和台顿时在前铺开。

左庙右学,钟鼓相对。碑石林立,古槐参天。

叶佐兰又问;“他们为何不与父亲说话?”

钟声意味着国例行的升堂晨会仪式即将开始。洪先生领着叶佐兰从孔庙大成殿的西掖门监,向西北穿过球场,很快就看见了维亨堂。

叶锴全的表一僵,却还是回应:“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叶锴全在一块碑石前拴住,牵着儿朝一座四三间的轩昂大门走去。

这并不是叶佐兰第一次来国监,可他依旧瞪大了双,兴奋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叶锴全惭愧:“学生十九岁读四门馆,二十八岁始有所成,三十二岁中士,倏忽间已届不惑之年。幸得小儿资材聪颖,便盼他早些求真证,便也不负人生在世,这有限的光。”

“好孩,我们走罢。”

大成门后便是孔庙,拜过至圣先师,就算是正式了太学馆的学籍。

务本坊虽然有南北直街,但是为了避免冲煞皇城,北侧坊门只在盛大节日祭典之时才会开启。平日里,监者往往会选择通过务本坊的西门。

说到这里他停顿一,又压低了声音:“然而,若是同学之间相了问题,老夫却更希望,你能够独自寻找解决之。”

洪先生摸了摸叶佐兰的小脸,又牵起他的手,领着他迈过的门槛。

第3章 惊鸿

见叶锴全心意已决,洪先生也不再多言。他低看向叶佐兰,而叶佐兰也很认真地抬起来与他对视。

线香在大成殿的供案上散袅袅淡烟。叶佐兰从蒲团上站起,捋平衣褶,耳边响起了悠远洪亮的钟声。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离得近了,叶佐兰这才发现门上的牌匾写着“大成门”三字,面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那慈眉善目的模样,竟然好像是从画轴上走来的神仙老

叶佐兰并不满意这个答案,他抿了抿小嘴,忽又问:“您又如何知傅伯伯他们与您是同中人?”

从持灯的人是谁?”

洪先生这一走,周围的学生似乎有所放松,冲着叶佐兰投来了或明或暗的目光。这些学生大多十四五岁年纪,更大一些的二十岁。在叶佐兰看起来,他们都是大,即使最矮的也比自己将近一个

维亨堂是国会讲与升堂的地。叶佐兰放望去,只见堂前的空地上已经黑压压地排满了学生,俱是一样的青衿袍服,全都垂手肃立着,不发儿声响。

说话间,父二人已经重新上,继续向西行走到了皇城的安上门外。叶锴全虚指着门说,都监就在安上门十字的西北方。再往北过东的右坊,就是皇上居住的紫宸了。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