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武侠仙侠
  3. 北国漫记
  4. 第3章 兵起太原 3

第3章 兵起太原 3(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律特勤的脸更黑了,怒声:“天之骄,焉用羊照顾!”他用手一指刘文静:“他说中原的卫都被你们的可汗带到了江南,关中已无重兵防守,取安易如反掌,怎么会时时有仗打?”他面目狰狞,看样像似要吃了李世民。

李渊走了,李世民上前一步,向律特勤三人抱一抱拳:“在李世民,是唐公的次。”他分别介绍李建成和李元吉:“这是家兄,这是舍弟。”律特勤脸抬得更:“只问你一句,大可汗的话你听明白没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李世民:“这次大可汗最得力的附离骠骑与我们同行,取安必不在话。”突厥最凶猛的一支骑兵叫附离,人数不到两万,是大可汗的亲卫,附离是突厥人对他们的称谓,译成汉话就是凶猛如狼的侍卫之士,中原历史上最有声名的骑兵是汉代霍去病的骠骑兵,李世民把两者合称,实是想表达对突厥附离的极致景仰。律特勤不懂汉话,突然听到李世民提到附离,立刻转看着史姓胡人,那胡人就受了难为,多费了不少才向律特勤解释清楚这个词。律特勤在十年前当过大可汗的附离统领,对这一段经历非常自豪,听了李世民的话,心里的得意于脸上。李世民又:“麻烦特勤殿传令,这次附离骠骑南,要全备重装,弓要大箭要沉,盔甲要厚,还要带上西域的铁盾。”

律特勤眉皱了起来:“附离跟在你们队后当监军,只负责给大可汗取金帛,不参与战阵。”李世民摇摇一副为难的表:“还是带上的好,关中,时时都有激烈战事,我们兵少将寡,折损必多,恐怕照顾不好附离骠骑。”

律特勤嘴里不屑:“什么鬼话!几个草寇能耐附离何!”但心底却有些发虚,他多次南侵,有一次汉地将近千里,知汉人恨突厥骨,决不会箪壶浆迎接突厥,中原村庄密集,路相接,犹如迷阵,附离擅冲锋陷阵,但除了把沿途百姓全杀尽,还真没有招式应对偷袭。

自西周以来,中原就受西方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原人丁数繁,兵士众多,但常常被少量的敌方骑兵击败,前有西戎攻镐京,迫使周平王东迁,后有匈刘渊攻占安,直接灭了西晋,中原王朝吃过的败仗数不胜数,其主要因由就是戎狄擅用骑兵,于弓。骑兵来去如风,箭发如雨,以步军为主的中原军队常于防守挨打之势。为了应对骑兵冲击,在野战中必须备大量盾牌,汉人小力弱,普通士兵手持的盾牌往往用较轻的木或藤条制成,而要保护营地与军阵,需要使用西域格式的大盾,大盾以铁制成,防卫效果更好。但突厥骑兵很少使用盾牌,附离冲锋在前,本不知防守为何,最多披上轻薄的甲,连铁甲都不穿,遑论手持笨重的铁盾。

殿。

李世民:“大可汗的圣谕言简意赅,特勤殿转述到位,这位史先生声音清朗,在听得明明白白。”他连带着把那胡人也夸奖一番,律特勤哼了一声,李世民郑重地:“唐公大人定会遵照大可汗的旨意,即日倾城南,为大可汗夺取安。”李建成脸惊异,李元吉心里暗骂李世民糊涂:父亲把重任给你,指望你能力挽狂澜,哪知你一上来就颜婢膝地照单全收,这样窝哪比得上我,看你怎么向父亲待!那胡人翻译过去,律特勤见这年青人毫不纠缠,满应承,脸上笑意,心里却把李家父贬得一文不值。

李世民为难地:“原本唐公大人想打着保卫安护佑人民的旗号南,那样沿途百姓必会箪壶浆把我们迎关中,确实无仗可打。安百年国都,积存厚,丝绸金玉取之不尽,附离骠骑定会满载而归。现在照大可汗的旨意,唐公大人将昭告天,百姓皆知南伽于地可汗南是要去劫掠安,中原百姓愚笨,不识大可汗威严,又恨又惧,定会妨害我军。如果是堂堂正正地对阵,不用附离骠骑手,唐公的人就能击破他们,但就怕他们不分昼夜地在房前屋后偷袭,施放冷枪暗箭,再挖坑使绊,断我粮路,实在防不胜防,所以附离骠骑最好带上铁盾,以防万一。”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