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汉天子
  4. 第12章李氏为辅

第12章李氏为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縯的横空世,让李通锐地意识到,李家要辅佐的刘氏很可能就是刘縯和刘秀这一脉。

,随手一指,说:“茅厕在那边,走吧,我带你过去。”

这附近的茅厕你不是知在哪吗?李轶心里不解的嘀咕了一声,不过他也不傻,很快便反应过来,定是堂弟有话要对自己说。

且说李通和李轶,两人快步向茅厕走去,见左右无人,李通拉了拉李轶的衣袖,让他凑到自己近前,小声问:“堂兄,你可还记得我爹当年为何辞官吗?”

郡,这是一个关键词,未来刘秀麾有两大派系,南系就是其中一个。

义军军营设在城外,好大一片营地。襄这边招收的义军,有一万多人,算是一支比较大的义军队伍了。

谶语在西汉、王莽时期非常盛行,所谓的谶,就是预言的意思。

说着话,朱云目光一转,看向李通和李轶,问:“这两位是?”

刘秀一行人刚走到营地的门,便看到朱云从军营里面大步星的走来,到了刘秀近前,朱云问:“阿秀,你去哪了?你大哥正找你呢!”

朱云笑了笑,襄义军当中,南郡的老乡多了去了。

可是西汉两百年,为皇族的刘家孙,多到数不胜数,各地皆有,李家到底该辅佐哪一支刘氏,李守也不清楚,只能静观其变。

看着他二人向茅厕走去,龙渊来到刘秀边,小声提醒:“主公,这个李轶可不如李通。”

看到自家的小弟总算回来了,刘縯放心来,当然,他也有注意到跟随刘秀一同来的还有两个自己没见过的陌生人。

而得知刘秀是刘縯的弟弟之后,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郑重其事的一躬到地,在龙渊看来,李轶这个人虚伪,捧踩低,并不值得

李通接话:“刘秀刘縯便是汉室之后。”

“在李通!”

王莽就十分迷信谶语,在王莽执政期间,研究谶语俨然已成为了全国最门的学文,甚至都有了专门的学科,谶学。

李轶倒气。

“堂兄!”李通打断李轶的话,前方正好有两人从茅厕里走来。等那两人过去后,李通向李轶,心照不宣地说:“我认为十之八九。”

他淡然一笑,说:“并无所谓。”

李轶脸一变,意识地向左右望了望,然后一字一顿地说:“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说着话,他转看向张平,说:“敬之,武和粮都由你来理,负责分发给大家。”

“文叔兄,我先去解个手,你在这里等我一会。”见刘秀,李通又对李轶说:“堂兄,你带我去趟茅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他甩:“快跟我走吧!”朱云带着刘秀等人军营,由于营地刚刚建好不久,到都是糟糟的。

他没有立刻发问,清了清咙,正:“大家都已经到齐了,有两件事,我宣布一。第一,我已向县尉彭大人要了一些装备和粮。”

李轶怔住片刻后,这回他拱起双手,向刘秀躬施礼,说:“原来是刘秀刘公,刚才在真是失敬了。”

刘秀也觉得李轶的不如李通实在,但大家毕竟也只是萍相逢罢了,若真是不投,大不了就好。

李通和李轶向朱云拱手施礼。朱云拱手回礼,说了一声:“我叫朱云!”说着话,他不解看向刘秀。

朱云把刘秀等人领到一座大帐。说是大帐,也就是比普通的营帐稍大一些。里面聚集着不少人,居中而坐的正是刘縯。

义军毕竟不是正规军,不会安营扎寨,基本都是各忙各的,杂无章。

李轶不再多问,虽说他也相信‘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句谶语,但谶语中的刘氏到底是不是指刘縯、刘秀这一脉,他现在还不好判断,需再仔细观察。

刘秀解释:“这两位李兄都是南郡人,和我们是老乡。”

刘秀拱手还礼,笑说:“李兄客气。”

“在李轶!”

李轶问:“次元,你认为刘氏复兴的刘氏就是指刘……”

李守便是谶学的狂好者,看到‘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这句谶语后,他当即便辞官不了,回到老家,积攒钱财,囤积粮,广揽人才,足了准备,要辅佐刘氏反王莽。

李通的父亲李守,是位玄学大师,他从图谶上得到这么一句话:刘氏复兴,李氏为辅。

解完手,李通和李轶回来与刘秀汇合,然后他们四人一同去往义军的军营。

李轶不知刘秀是刘縯的弟弟时,只是扫了一他们的穿着,便随便拱了手,算是见过礼了。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