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玄幻奇幻
  3. 雪中悍刀行
  4. 第549节

第549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山冷哼一声,“咱们还真是难兄难弟,都跟那个姓徐的不对付!”

齐神策一笑置之。

齐神策不说话,只是摇

鱼幼薇陷沉默。

小丫怯生生问:“北凉新设立的白书院邀请你去讲学,去不去呀?”

原蓟州将军袁山,大国顾剑棠的女婿,雁堡私骑的现任主人。

鱼幼薇哑然失笑,“这我可不晓得。”

西域大小盆地星罗棋布,大军极易纵横驰突,设防困难,故而历史上中原王朝唯有鼎盛时期才能“鞭及西”,北凉都护府的说法便沿袭大奉朝的中兴之时,如今青苍临瑶凤翔三镇的存在,便是为了勾连西域中原两地,而在临瑶军镇以西的广袤地带,又以密云山为首要咽之地,烂陀山便位于此左侧山脉,天然利于屯兵储资。

照北莽心腹大敌北凉边军的调侃说法,北莽边军大致分为三,绰号儿军的骑军属于南朝锐,一人双骑,算是南朝庙堂权贵的亲儿,什么好件都不缺,战优秀,兵甲良,诸如瓦筑君馆这些重要军镇的骑军就在此列,至于孙军就要逊许多,在北凉尤其是凉州关外铁骑中就跟背上的军功差不多,不堪一击。还有一被称为老军的势骑军,则不容小觑,辅多达三四甚至五匹之多,例如董卓的私家骑军,洪敬岩的柔然铁骑,还有柳珪杨元赞等北莽大将军的老底亲军皆是如此,数量不多,可战力极,不存在兵力悬殊便不敢死战的况,胜则势如破竹,败则全军覆没,在战场上很大程度能够主导形势。

这支总计万人的北莽大型骑军,正是成功帮助檀登上烂陀山的送旨军,是南朝数家豪阀凑来的压箱底本钱,第一场凉莽大战过后,把赌注放在州和幽州两战场的南朝门大伤元气,既然柳珪杨元赞这些成名已久的南朝边军元老靠不住,这回那六七个同气连枝的南朝甲乙大族学乖了,押注押到了名声鹊起的夏捺钵上,当然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檀也掏不少家族老本,那三千骑正是家铁骑,一气派遣给了檀半数,连大将军神通麾也不过三千私骑,足可见家对这位房嫡重,不过这也毫不奇怪,毕竟檀是连女

黄龙楼船彻底消失在雨幕后,又有一支气度森严的悍骑军来到神湖畔,为首骑将与齐神策年龄相当,如今官还要在齐神策之上。

武媚娘窜小丫的怀抱,溜回船舱躲雨去了。

风景旧曾谙,能不忆北凉便不忆。

小丫见状也不敢多说什么,老气横秋地叹了气,莫名其妙冒一句,“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山说到这里,拍了拍腰间战刀,狞笑:“别忘了咱们有这玩意儿!”

山抹了把脸上雨,大声调侃:“来晚了来晚了,没能瞧见那位风华绝代的鱼大家。”

黄龙楼船渐行渐远,鱼幼薇和一个材矮小的小女孩站在船,后者帮她抱着那只大白猫武媚娘,小丫绰号小木鱼,扎羊角丫儿辫,姓王,父辈都是学先生,她父亲所撰写的墓志铭名动天,被中原文坛誉为“闻者不落泪者必无不孝”。由于小丫经常现在鱼大家的讲堂之上,与武媚娘一样在学极有名气,久而久之,她又有了个“小王先生”的昵称。

先后两支骑军沿着这条横向的宽阔山向东缓行,后者是典型的北莽轻骑建制,除去百夫千夫披挂铁甲与中原骑将无异,骑卒大多革制成的轻韧战甲,置五八门,刀、矛、骑弓,甚至还能看到许多悬挂在辅两侧的狼牙索。那支先行骑军则显然要更“重”,为了不伤战脚力,还有双骑辅,两匹分别驮负“兵甲”,即兵与铁甲,“甲”挂有引人注目的甲,那近乎繁琐的盔甲里,外罩鳞甲或是锁甲,武也相对更加齐整,一律是矛、骑弓和刀三,全悬佩在兵之上,而这拨人数在三千左右的骑军,骑乘战也披有质护甲,仅从这一人三骑的规模来看,就能知这三千骑且不论战力低,但在北莽边军中肯定是排得上号的“老军”。

小丫踮起脚跟趴在栏杆上,好奇问:“鱼,你说这么大一座湖,会不会有蛟龙没啊?”

齐神策低声:“你晚了,我也晚了。”

他与宋笠一起归顺了挟汹汹大势北上的燕敕王赵炳,却和齐神策相见恨晚,只不过两人都与燕敕王世殿赵铸关系一般。

第332章 以一换五百

山听不真切,只不过齐神策的那份失魂落魄看得清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没好气:“要换成是我,早就抢了回家去,保收拾得服服帖帖,一个无亲无故的娘们而已,她所在的上难不成还真能跟你齐将军掰手腕?靠?”

鱼幼薇笑意微涩。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