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玄幻奇幻
  3. 雪中悍刀行
  4. 第581节

第58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凤年发现齐姓铸剑师皱了皱眉,心中了然,便问:“他这句话是什么时候递给你的,雪楼变故之前,还是之后?”

某些时候,君王一言可兴也可亡国,史官一言定人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武将一言更是决胜负定生死。

第371章 一气呵成

私底,他曾经对心仪的目盲女琴师自嘲说:百无一用是苏酥。

亡国后苏氏旧臣见到自己的那泪盈眶,那跪拜大礼,非但不会让这个心无大志的年轻人到欣喜,他只会觉得千斤重担压在了他肩

尘埃落定,苏酥刚要转离去,就听到年轻藩王笑问:“砸了这么多本钱,称得上天底最贵的一支姻缘签了,不试试手气?”

他只憧憬江湖,并不喜陌生的庙堂官场。

徐凤年不再理睬这名声名远播的南诏第一大宗师,望向齐姓铸剑师,“也替我捎句话给陆老夫,北凉与蜀昭的关系,不比北凉与中原别地,一旦我们守不住拒北城,蜀昭注定很快就需要直面北莽铁骑,所以两万人是最少,而且必须是锐,否则到了我们北凉只会帮倒忙,也只能是送死。”

重新押注的机会。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苏酥,徐凤年谈不上如何记恨,这个年轻人本就是连甩手掌柜都算不上的牵线傀儡,大势之,更是只能随波逐。在蜀昭两地苏酥拉着目盲琴师假扮少侠,混迹江湖肆意游,未尝不是一类似借酒浇愁的绪。而对前这位曾经赠送自己新剑“秋”的齐姓铸剑师,徐凤年只有敬佩。

苏酥偷偷,尽显其弱,毫无枭雄心可言。

苏酥仍是执意要走,不料袖被人扯住,转望去,她虽闭,却显然满脸希冀着。

韦淼上前几步,开门见山:“蜀王要我捎句话给你们双方,过境无碍。”

不知何时,没有和苏酥三人一起来此的韦淼苗女,这对夫妇已经站在齐姓铸剑师后,无形中隔开人。尤其是当服饰绚烂扎的苗疆女笑嘻嘻拧碎一名登徒的手掌后,人群里只是来武当山烧香的善男男女就开始鸟兽散,一些自负武艺在的江湖人倒是大多没有远去,但也隔着些距离谨慎地冷旁观。

齐姓铸剑师

兵者,国之大事。

说到底,徐凤年愤怒于赵定秀的临阵倒戈,但是他更怨恨自己的大意。

绝非戏言。

苏酥顿

徐凤年缓缓吐浊气,积郁已久。

退一万步说,蜀昭和北凉由于被陈芝豹拦腰斩断,就算徐家铁骑最后不曾守住北凉,以至于那些拂房棋到最后都无法建功,但最不济,那些人,能够仅是带着一不为人知的遗憾,慢慢老死于蜀昭两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如游魂野鬼,曝晒在光天化日之,不但陈芝豹知晓他们的份,甚至恐怕连离赵勾都开始悄悄录档,只等将来便于秋后算账。

对于那位一心匡扶西蜀苏氏的老夫,徐凤年确有怨气,如果不是他们赶赴蜀昭竖起复国大旗,许多北凉暗中埋藏在那里的棋就不会那么快浮面,哪怕留着不用,也远比现在的尴尬形势更好,如果不是当初陈芝豹没有彻底跟北凉撕破脸,那些曾经耗费北凉无数力财力的间谍死士就要十不存一,要知在师父李义山的既定方略中,一旦离朝廷在未来的凉莽战事中打定主意拖后,北凉就会直截了当地锋指蜀昭,以此作为北凉后继粮草兵源的战略大后方,故而对于蜀昭两地的持续渗透,北凉称得上不遗余力,远比中原更为重视,因此某座郡王府兢兢业业的某位勤勉事,传授业的古板私塾先生,奔波于市井的贩夫走卒,青楼勾栏取媚恩客的丰韵魁,甚至是蜀昭军伍中的实权校尉,都有可能是拂房的死士。

韦淼漠然:“我不会说,这也不重要。”

也许心思单纯的苏酥只是愧疚于他和老夫的背信弃义,本就想不到那些扎蜀昭多年的北凉死士,想不到更层次的凉莽大战格局,这个天潢贵胄的年轻人,毕竟从他懂事起就只知,自己是个在北莽混吃等死的普通遗民,只知老夫是个迂腐严厉的不得志老书生,齐叔叔无非是个力气大些的打铁匠。什么钟鸣鼎,什么君王社稷,什么西蜀皇叔死战城门,什么西蜀与国共同赴死之臣冠绝秋,除了襁褓之中包裹幼儿的那幅金黄纹龙蜀锦,他没有穿过一天太蟒服,所以他全然不懂那些慷慨激扬。

齐姓铸剑师摘剑匣,轻轻放在桌上,“老夫在临行前与我说过,两万已是底线,再加上这把‘满甲雪’当个添。”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