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命运的抉择
  4. 第1374页

第1374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此次东北发生的匪患来说,除了当地民风本就凶悍之外,与朝廷这些年在关外鼓励百姓持枪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朝廷希望这一次能更为切实地解决问题。”坐在张家玉旁的甄旭升跟着一步切主题

“哼,如果地方上能早一前来拜托军,也就不用像现在这样丑了吧。毕竟区区‘匪患’在某些人本就是地方上的治安问题,如果陆军府贸然去,恐名不正言也不顺啊。”曾坐镇辽蓟陆军府的黄得功对于阁及的一些论调最是了解,诚然中华朝立国以来对军人礼遇有加,可压制武将、严防军队的思路却是植于士大夫们的心底的。

“如果只是解决区区匪患,恐怕也就没有我们坐在这里的必要了。”端坐首端的张家玉神肃然地接

“这么说来,除了军事上的任务之外,朝廷还有别的要求吗?”黄得功听罢皱起了眉

若是换在前朝这样的“小挫折”,本不会伤到衙门半,指挥作战的官员大可将那些“无足轻重”的死伤人数顺手抹掉,然后再大书特书一番自己英勇剿匪的经历来向朝廷邀功。然而现如今在报纸媒的揭宁古塔一役的真实况很快就传遍了黑龙江、辽蓟诸省,一时间东北地区一片哗然。地方议会在谴责官府剿匪不力徒然浪费钱财的同时,也烈要求朝廷动驻扎在东北的王师来剿匪。原来中华朝的地方上的官府并没有调动当地负责防务的国防军及野战军的权限,加之东北的地方官府最初也没有把那些个土匪太放在里,因此先前所派遣的剿匪官军其实都是由地方上的衙役及民团组成,其战斗力不仅比不上刀上混饭吃的土匪,而且还因为诸如“乡里相亲”的缘故闹过类似阵前倒戈的丑闻。当然这些幕也很快就被名为“记者”的好事之徒给去,总之东北诸省的衙门在土匪、议会、舆论的三方重压之只得联名上书要求朝廷调动兵帮助地方上剿灭那些为祸百姓的土匪。

官军方面死伤数十人。

“不怎样现在东北的匪患既已闹到如此程度,调遣东北驻军行剿匪乃是当务之急,依老夫看来让博洛将军派一支山地团应该足以解决东北的匪患了吧。”相比之现任京畿防务提督的杨魁显然要嘴得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看来东北这些日还真是够门的啊,不过负守疆护民重责的辽蓟陆军府在地方上‘’的时候在一旁袖手旁观可不厚啊。”望着会议桌前难得聚的同僚们李耀斗呷了茶悠哉游哉地说。征倭一战为其赢得了晋升为帝国上将的功绩,因此他本人对东北发生的这本没有放在心上,其说话的语气与其说是责备,不如说是揶揄来得更为恰当一些。

--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