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命运的抉择
  4. 第1446页

第1446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矛盾始终还是存在的,毕竟议会、宪法、市民自制这些制度与理念在中国传统的制度中从未现过。虽然这些制度帮助中华帝国解决了传统政中的一些致命弊病。但中国人地自负让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受到其它国家制度启发的事实。或者更为确切地说中国文人骄傲的认为华夏文明是这世界上唯一等的文明,一切事都已包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之中,本用不着我们这些‘蛮夷’来教授他们什么。为此中华帝国的学者们千方百计地想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学说中找相关的蛛丝迹以证明中华帝国目前的制乃是受了华夏上古文明的启发。诚然他们从古代文献中寻找的实例多少有些牵附会断章取义。但就纯理论研究上来说,中华学者们对宪政制度的论证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听到这里你或许会奇怪既然弘武女皇如此厌恶专制政那她又为什么要登基称帝王。这样的疑问也曾有荷兰学者当着女皇的面提过。女皇的回答却是,中华地人民需要一个君主所以朕遵照他们的意愿登基称帝。约翰,你或许会说这是一诡辩,但我却要说这是一东方式的智慧。毕竟要让一个拥有五千年专制历史的国家突然转变成共和制度是对民众传统信念的一挑战。任何一个明智的政治家都不应该去轻易挑战这一极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

听说过有关这位东方女皇的诸多奇闻逸事。不过在这里我要明确地声明弘武女皇既不是示女王,也不是伊丽莎白一世或伊莎贝尔一世。就我的观察她是一位充满激与果敢的改革者。这一从她对中华帝国的一系列设计中可以一窥端睨。由于女皇和她的追随者均来自帝国的东南沿海。那里的人们思想开放并且乐于接受外来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的启发。这其中荷兰、牙作为最先在中国建立贸易据,欧洲国家对中国人地影响也就特别的明显。因此你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中华帝国的现有制度中看到荷兰共和国的一些影。对弘武女皇也曾在私里向我坦言说,明帝国崩溃的原因并非只是某个君王地放纵或者某个臣的权,而是整个天朝制度的缺陷,所以帝国需要借鉴欧洲的一些经验来构筑新的制度。我当时便提说在欧洲有许多人羡慕中国的制度认为那是完的专制政。女皇却不置可否地微笑说。中国人确实已将专制政发挥到了极至,我本人也信这世上找不能比天朝制度更为完的专制政,但‘完’地另一层意思就是无须创新。亦可理解为‘死亡’,正如就算现在有一个国家完全照中国的模式执行专制政最终走向的结果也只是像明帝国那样崩溃而已。显然弘武女皇的这段话足以驳倒现在欧洲任何一个专制政的支持者。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