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崇祯聊天群
  4. 第1308章 迁都

第1308章 迁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消息来,对于

因此,奏章一上来之后,崇祯皇帝便让底公开讨论,这又让南方官员很是大喜,纷纷在说,这是皇上的新年大礼啊!

另外还有一,江南这边,一直是大明的风尚所在,也是大明的经济重心,如果自己在那边坐镇,定然能更容易地推广科学技术学识。

当然了,北方的官员极力反对,可他们在八九卿,阁辅臣等官上面,人数少得可怜。哪怕回家去养老的孙承宗也上书表达反对的意愿,可终归是挡不住大分官员的赞成。最关键的是,皇帝的意志也是南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仁自然明白张至发心中的憋屈,就听他笑呵呵地说:“恒岳说得在理!这样吧,我们把迁都不迁都的理由都写来,全都呈送皇上,由皇上决定便是!”

他这话一说,张至发就憋住了,人家都已经明了臣无权决定,难还要再反对,逾越臣本份?

朱燮元一听,便立刻反驳:“沙俄有什么好顾虑的,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带八百骑,就能大胜而归。更不用说,我们大明在天省那边已经了足够的准备了。”

张至发一直没有发言的机会,此时听到温仁又把锅丢到他上来,真要发话时,朱燮元却是哈哈大笑,又把他的话给抢了:“好,首辅这提议好,不怎么样,我们终归是臣,定都那里,还是得由皇上说了算!”

辅臣中的朱燮元等人一听,便立刻赞成,南方人么,自然喜还都南京的了。

但辅臣之中,薛国观也是北方人,而且他还是陕西人,看到张至发被温了一把,稍微有犹豫,但不声也不行,便还是开反对:“如今北方对沙俄的战事将起,事繁多,迁都南京,官以为不妥当!”

也就是说,不是从军事、政治还是文化,南京都会比京师更合适!

其实,最好的是这事就当没发生过。可要是提来,朝中本来就是南方官员为多,都不用说,迁都这事,就算皇上不同意,肯定也会闹得比较大。到时候要是迁都成功,温给张至发的首倡之功,怕是跑不了了。

实际上,迁都这个事,就是崇祯皇帝的主意。以如今大明的形势,在他看来,迁都南京,对于掌控大明,对于大明扩张全球,要更为有利。京师通,没有利之便,太不方便了。

朱燮元的篇大论好不容易说完,薛国观还没来得及反驳,温仁就抢先一步说:“好了好了,既然宪松提了迁都,大家又讨论的这么烈,那不妨上书皇上,公开此事。到底迁都与否,最终还是要皇上定夺的。”

果说之前说北平“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里适均”,若迁都于此,即可以抵御蒙古的威胁,又可以占据有利地形,控制南方各地,那么这形势在如今的大明朝,其实已经不适用了。

如何,如今只能寄希望于皇上不愿意折腾了。

大明以后的国策,既然是要全球化,那海路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条了。江通海,不是去哪里,有了不用担心风向的蒸汽船,那就会方便太多!

然而,张至发不知的是,崇祯皇帝一看到送过去的奏章,他就知仁办得不错!

因此,在过年前最后几天,崇祯皇帝拍板决定,来年还都南京。

要从军事角度来说,朱燮元期在外带兵,比起薛国观更是能说。他就在那侃侃而谈,说得薛国观本没有嘴的余地。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又:“再者说了,北方有战事,南方难没有么?不如何,如今的莫卧儿王朝还是很大的,一直蓄势待发,还有,西夷也多半从海上过来,如若老夫所料不差的话,未来大明的战事,还得多赖海战。而诸多之事,我大明迁都南京的话,便会有利地多。再者……”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