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
  4.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 第305节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 第30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换成寻常人,这时候钱如,库存日日缩,料想早就萎了,朱棣却不怕,招揽了十万人、训练整顿之后,便亲自率军北上,直还京。

“包青天一样的人,专为咱们老百姓撑腰!”

几位尚书准备了一肚说辞,朱棣却无心听,抬手止住,震声:“诸位卿不必再讲,朕意已决!”

官吏们便明白了皇帝心中所想——皇帝年轻,又初到南京,无甚基,是打算观量几个可用之人,收为心腹,再赐尚书衔。

所谓率军抗贼——直接去北京对上李自成是抗贼,路走的偏一,找个被反军攻占的城池打打也是抗贼。

与此同时,又传令将士不得扰民,严明军纪。

扑在整顿军备上。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自福王得了近百万两银,抄了那三家之后,又得了百二十万两银和无数田亩,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然而他既要兑现承诺分发军饷,又要筹措军备粮草,人吃嚼,消耗同样也是个天文数字。

土地比不过人心,得民心者得天

既克此城,他旋即令开府库大赐将士,功奖过惩,亲自前去探望受伤士兵,又令厚赐阵亡将士,由是将士敬服,军心尽收。

城之后,朱棣以国朝天罪己诏,痛陈己过,又令免除反军占领此地时百姓的附从罪过,同时,又亲自在县衙坐堂,允许百姓前来告御状,申诉所遇不平之事。

李自成的军队之所以如同雪球一般越越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给、分土地”的号,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对于一无所有、备受压榨的底层百姓来说,其引力是无以言表的。

前世南明朝廷诚然有过斗,有过降臣,但也的确不乏忠耿之士,为国尽忠,呕心沥血。

起义军既兴,各地反抗不断,朱棣当日在南京能宽恕那些首尾两端的三尚书走狗,现在又有什么理由不宽恕这群被的走投无路、不得不奋起反击的百姓?

朱棣前世打了半辈仗,太明白如何增士气,招揽人心了。


张煌言、史可法、汪建等人听闻北京失陷贼手,如何敢让皇帝前去冒险,倘若有个万一,定王年岁尚小,哪里支撑得起这天

若再迎立藩王——胡洋三人就死之后,福王便与南京官员结私仇,若他得以主南京称帝,怕不是立时自阵脚,献弱与敌!

新帝今年不及弱冠,若当真成了他的肱之臣,大明不亡,家族起码还可以富贵三代!

只是李自成的号喊得山响,然而真正到了落实的时候,难免有所偏差,穷怕了的人一朝得志,未必舍得践诺,又因为是个草台班,行政效率不

百姓们原本还惴惴不安,唯恐王师抵达之后对他们加以清算,又怕他废黜反军在此时商定的分田法,现听闻皇帝不仅没有问罪的意思,还要将反军没有兑现的土地上分发给他们,岂能不为之激涕零?

朱棣没有北上,而是选择西往湖广一带去,在帅帐指挥麾将士排兵布阵,战时又披挂上阵、先士卒冲在最前。

是年四月,皇帝御驾亲征,率军抗贼。

萝卜吊在前,以胡洋三人为首的害群之又被除掉,勤勤恳恳一心为国的想着再加把劲儿让皇爷看在心里、谋个前程,此前与胡洋三人有些首尾的想着赶弃暗投明、从再来,一时之间,南京六这个从前的养老小朝廷,倒有些雷过后、万复苏的欣欣向荣景象了。

再听闻皇帝亲自坐堂审案时,百姓们心中难免有所意动,这时候便有些人抱着手臂现在大街上,言之凿凿:“皇爷可是青天大老爷,断案如神,当初在南京……”

若是立别的藩王,只怕好容易被这位新君终结的党争立即就要故态重发。

北方反军虽然来势汹汹,又有鞑,然而大明国祚二百余年,南京众官吏倒不觉得大明有衰亡之像,再见新帝少年英豪、天纵英明,谁不想奋勇直前,博一个荣华富贵?

他麾十万大军,听起来倒是赫赫,然而大多未曾经历战火洗礼,立叫去对上跟随李自成几年经百战的锐,那也不现实。

这也正是朱棣想要的结果。

可朱棣舍得。

三位尚书见皇帝已然定决心,愁眉苦脸的对视一,却也不拖他后,或去筹措军粮,或去组织粮草输送,安稳后方,彼此合,同舟共济。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