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带着超市去逃难
  4. 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48节

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48节(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价值,不需要有自己的梦想,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格,更不需要知太多的东西。

当初宣宁还没建立绣品厂,只是把布料针线发去,到时候再收回定价的时候,尽活的都是女人,但有不少男人来领钱。理由是觉得自家媳妇人笨,会在这短短的几百米路程中把钱丢了,有些女人也这么觉得,这笔钱对整个家都很重要,她们信不过自己,觉得自己没用,于是让丈夫儿来替自己领钱。

后来宣宁成立了绣品厂,厂只允许工人,工钱也只有本人能领。除了那些需要带去看着的小孩,所有家属一律不准。厂里还修建了宿舍供大家休息,虽然没有制要求住宿,但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既要工又要学习技巧,为了省时间就都在厂里歇。后来发现厂里更自在,都主动留宿在厂里,轻易不愿意回去。

在这么一个封闭的小环境里,在几个泼辣姑娘的影响,在宣宁有意地引导中,在经过学习手艺慢慢步的,大家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有了自己想的事,到手的工钱也在肯定着她们的步,她们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说话底气也足了。还有些姑娘习惯了逆来顺受,但她们起码有了一个可以逃避的地方,在厂里可以一个活泼开朗的人。

以绣品厂为中心,女人们发生了一些改变。后来又是绣品厂开始,女人们学起了认字,算数,甚至学堂当事。

扫盲班、学堂都没有规定过别,宣宁也曾明说过男女都可以去,但事实上,这些地方在很一段时间都只有男人,到现在也只有几个女人。

后来宣宁办了小学,要求无论男女,只要年龄到了,都必须要去,当时也有不少人觉得没有必要,还说过女孩不需要去,家里也得有人活,被治安队罚过几次之后就老实了,只敢私底抱怨。

但这次不一样,不少德望重的老人自认还有些脸面,来让她收回这条命令。走在路上,周围的人投来的目光中除了信任,还多了别的东西。

宣宁当然不会收回。

非但不收回,她还把民约中没人注意的几条拿来,带大家复习了一遍。

不论男女,所有人应享受同样的待遇。

不论男女,可以单独立,付清款项后可以拥有自己的田地和房

不论男女……

这个时候许多人才终于发现,民约里“不论男女”这四个字现了很多次,只是大家还是喜用以前的想法事,压没在意过。这几条只被女人们看在里,藏在心里。并在日常生活中一实现,一改变。

这个过程很慢,但确实是一直在行的,说书先生的本也都是宣宁过目后才开始说的,有时候她也会给他们一些材料,让他们写成本来。扫盲班小学的教材里也被她夹带了不少私货。她在平时有意宣扬那几个在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小姑娘,仅有的几个女事都放在了显的位置……

【1】【2】【3】【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