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还早,不过说说也无妨。第二阶段的反击,我预想的结果是叛军被赶回河北,同时他们的有生力量被剿灭大半,安庆绪和史思明狼狈退关中,逃窜回到北方,回到他们曾经经营多年的贼巢之中,如太原,幽州,范
等……”
“如今来看,第一个阶段已经顺利完成了。接来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叫‘反击’,平叛之战旷日持久,叛军占据关中,但要消化掉占领的土地和城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消彼
之
,一旦叛军
现变故,便是我安西军的反击之时,今日,这个反击的时刻到了。”
顾青环视众将,微笑:“战略方向我已与各位全盘托
,各位日后领军之时,不妨多站在战略的
度施以决策,每一场战事都
合我的战略,不要在意一城一隅之得失,重要的是消灭叛军的兵将,平叛可事半功倍。”
说着顾青抬望向杜鸿渐和李辅国,客气地朝他们笑了笑,
:“还请两位特使派人向太
殿
送封信,就说南北夹击的决战时刻到了,请太
殿
率朔方军从灵州
兵,南
先克原州,接着东
克庆州,宁州,鄜州,
横扫河北的佯攻姿态,连克四城后,叛军必然坐不住了,会从
安分
兵
北上救援河北……”
顾青手中的木将沙盘上整个关中的范围画了个圈,
:“早在领军
关平叛之初,我便将平叛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控制’,就是不让这场叛
蔓延至大唐全境,为大唐保留大
分底
,北方的百姓已经不幸了,我们要保住南方,所以三场大胜后我选择在邓州和襄州驻军,就是为了阻止叛军南
。”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
一页继续阅读---->>>
众将散后,杜鸿渐走到顾青边,笑
:“顾公爷
远之见,
官佩服。您刚才的这些话,
官可否也一字不漏记
来转告太
殿
?”
“那时我朝廷王师已掌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所以我第三阶段为‘清剿’,是平叛的最后一步,王师北上,将叛军的残余力量和所占城池逐一剿灭,这场战事便算平定了。”
以顾青如今在大唐民间的地位碑,他亲自写奏疏劝
的分量可不小,等于是给了大唐所有臣民一个非常明确的风向标,有了顾青的带
,别的朝臣很快会闻风而从,等到雪片似的劝
奏疏堆到李亨的桌案上,李亨即位称帝的事
便算
二人相视一笑。
这桩政治易算是完成了,
照约定好的,太
给顾青南方赋税供养军队,顾青写奏疏带
劝
。
众将皆肃然领命。
杜鸿渐微笑:“一军之帅,杀伐决断当仁不让,都是为了朝廷平叛,而且
官私以为,公爷的平叛之策非常合理,太
殿
若知亦当击节赞叹。”
转握住杜鸿渐的手,顾青
地
:“还请转告太
殿
,臣顾青拜请殿
早日登基,面北而王,臣与安西军将士愿拥
殿
为大唐新君,发誓效忠殿
。”
顾青又:“稍后我便亲笔写
劝
奏疏,请杜侍郎派人一并递往灵州吧。”
鲜于仲通拱了拱手,:“贤侄不愧是名震天
的帅才,
瞻远瞩令人钦佩,敢问第三阶段是什么?”
正掌握叛军兵权的人是史思明,此人曾是安禄山麾第一大将,才
不俗,我们不可轻敌……”
杜鸿渐喜:“有顾公爷此言,殿
定然十分
喜。”
顾青又望向诸将,:“那时,便是我安西军收复关中的时候了,攻
安城后,我们接
来还要守住潼关和函谷关,兵发洛
,将黄河以南彻底夺回手中。”
顾青摇:“咱们不会
攻,必然要智取的,这是一场由安西军主导的大战役,这场战役需要朝廷各地平叛王师的
合,尤其是北面太
麾
的朔方军……”
杜鸿渐微笑:“平叛为社稷大事,
官遵顾公爷军令,
上就写信给太
殿
,请殿
兵南
。”
顾青这番话站在主帅的立场说来,是非常严肃的战略大方向,帅帐
诸将皆凛然动容,恭敬倾听。
顾青动地面朝北方躬
遥遥一揖,
:“殿
恤臣
,
兵如
,有明君气象,臣
激涕零。”
接着杜鸿渐又:“灵州传来消息,太
殿
已答应了公爷所请,南方各州去年秋季赋税可由公爷支取,安西军为朝廷平叛,殿
怜惜将士,不可使将士们缺衣少
。”
“安西军攻商州后,
上
兵攻取潼关,将潼关守住,等于切断了叛军的退路,留
守军后,我们的
一步便是
安城……”
李光弼忽然嘴
:“叛军主力皆在
安,直接攻打
安城恐怕不妥吧?”
“当然可以,此战还需要太殿
与安西军
合,南北夹击的战略不变,让太
殿
明白我安西军的战略意图是必须的,希望殿
不会怪我僭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