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综武侠]故国神游
  4. 第282节

第282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蔡京主动送上门来,诸葛神侯却是奉诏,来得同样极快。去请他的人是舒无戏,还有伴驾的五大红袍侍卫中的人,可见赵佶何等重视这件事。其实就算他们不去,他也知今夜发生了什么,正在神侯府对雪沉思。谁知苏夜动作如此之快,他的沉思尚未收尾,便被中来使打断。

血。

他对苏夜有何想法,在她和蔡京之间,他别无选择,必须护佑她,为她说一好话。然而,她究竟需不需要这好话,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同理,米公公固然贴心,死去的公公却只是一个死人而已。赵佶很能分清楚谁有用,谁无用,绝不会为了死公公惩罚活生生的人。况且他受苏夜影响极,在潜意识里觉得应该相信她的话,听取她的意见,从不怀疑她“居心叵测”。

蔡京的说辞无非是苏梦枕指使王小石行刺,苏夜则亲手杀死了米有桥和方应看;他们两个谋害朝廷命官,显见有谋逆之心。苏夜更不蓄,直指他与傅宗书素来不和,结怨已久,早想除去这个政敌,若非苏梦枕察觉王小石行动有异,及时通风报信,他这一石二鸟移祸江东之计必可成功。

赵佶偏心,并非只偏心绝女。如果死的是苏夜,那么有巧如簧的米公公在旁,他大概会发一顿脾气,小惩一相关人等,就把事轻轻揭过。替苏夜气、报复之类的事,连想都不必去想。过三五个月,他就会彻底忘记她,去其他地方另寻佳人。

赵佶的书案上放着一只沉香木匣,里面装有她悉心搜集而来,蔡京党羽贪赃枉法的证据。她待赵佶略浏览过证据,向他轻描淡写表示,蔡京重用的六名护卫参与了杀她的计划,此六人已被她扣,皇帝若想当面审问,她随时可以把他们带过来。

蔡京在此,他不意外。他意外的是苏夜也在。她居然能先料理完米有桥、方应看二人,任凭王小石单枪匹刺杀傅宗书,再及时面圣,施展“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的招数,不动声地让蔡京吃了大亏。仅看她闲闲端坐,而蔡京跪不起,便可以看赵佶的心偏向了谁。

至于米有桥和方应看,有起码一百名证人能够证明是杯……不对,是他们先动了手。米有桥与她井不犯河,方应看素来和她好,为何忽然翻脸,无非是贪图翻脸后的好。这些好,无非也是蔡京许诺事成之后付给他们的。

她的人去找王小石,找个十年八年也是寻常事。她一手创建的十二连环坞,在江以南一家独大,各帮各派难以争锋。只要王小石平安渡过江,便天任鸟飞,相当于外散心,过得不知会有多么轻松。赵佶忘大,不甚留意国事政务,说不定一年后就把王小石记成了王小二,也忘了他杀过谁。

蔡京之前,她已向赵佶一一解说分明,气平和笃定,并没用泪取信于人,令赵佶好陡升。此时她再说一遍,只是为了亲对质,以及主动说给诸葛神侯听。

此外,蔡京采取的说法在她预料当中,她亦事先说明他会这样陷害她,所以赵佶一听他的说辞,当即怒上加怒,心想你竟把朕当作糊涂虫,当面颠倒黑白。他既盛怒不已,又不自禁偏心苏夜,那么,无论蔡京如何声泪俱,半怨半嗔,都难以动摇他先为主的成见。

他落座之后,苏夜与蔡京仍在互相攻讦,一句递一句,说得剑弩张。

他一阵恚怒,一阵心惊,正要驳斥她,却听她轻声:“哎呀,诸葛先生到了。”

她又十分讲理地阐明,十二连环坞大摆筵席,准备与六分半堂和解,孰知请来的贵客突然掀桌发难,一副不杀龙王势不回的模样,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幸好她早有提防,否则已经死于非命,哪里还能被他当众污蔑?

诸葛神侯向来不得皇帝心,常常求见而不能见。如果现关系重大,抑或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皇帝才会主动想起他,找他来问话、办事、力,譬如说现在。

这是一场悬殊分明的对决,何须他人多嘴呢?蔡京若想面对面地告倒她,恐怕得投胎转成女,再练和她差不多的武功才行。

如此一来,蔡京输的并不冤枉,也绝不值得同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蔡京在廷大一向无往而不利,至此终于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不但满盘皆输,还输得一塌涂地。神侯看在里,虽不至于幸灾乐祸,却忍不住多看了几那宛如斗败公的背影,同时暗自嗟叹。

作者有话要说:

她说话期间,刘独峰和诸葛神侯一言不发,好像变成了哑。他们不是没有话说,也不是不敢说,更不是不能说,仅是不想开而已。

他只好应命而来。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