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名士
  4. 第150节

第150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桩有可能发生在未来的危机,就这样无形的被解决了。

天主教讲究只有好人死了才会上天堂,佛教讲究这辈积德行善来世才能享清福。这都是没有办法证实的,但是听起来又异常好的事,就像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自然会有大把的信民。引导百姓积极向善,忍受当世艰辛,又恰好符合了执政者的需求,两者一拍即合,慢慢发展成世家三大宗教,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曾也有人试探的问过卫玠,是站在一边,还是站在佛一边。

自然是没有人有的。

教主张修的是这辈,什么得升仙、破碎虚空,在看不到的来世面前,总显得有些弱势了。

然后,真正的睛之笔来了:“卿们对此可有意见?”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事实上,佛教在汉朝刚刚传中原时,依托的也确确实实是教,只是后来发展到魏晋,佛教利用玄学在世家中站稳了脚跟,便不屑于继续跟着教当小弟了。

同意吗?

鱼们不仅排着队来咬钩,还要一个个的激涕零,表示陛圣明。

现象很好理解,当现实变得异常艰难、仿佛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自然而然的就会去寻找神上的寄托,借以来逃避现实。

终于傻了。

教不服,作《老化胡经》来扳回场,其实也是人之常

而真正的重戏,才真正开始。战争之前的佛之争,并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就莫名其妙的握手言和,《老化胡经》还赤的摆在那里呢。

为什么要如此?因为皇上也没钱啊,你们以为重建整个洛城很容易吗?纸张很贵的好不好?绢布更贵好不好?有浪费这么多圣旨的材料,能给多少百姓换成麻布冬衣啊?太后、皇后早已经表率要再次缩衣节,各位大臣民如,不会如此不懂事吧?

第206章 古代二百零二都不友好:

啊?

卫玠只是笑了笑,没有给答案。因为显而易见的,他……是个无

在这方面,天主教和佛教占着天然的便宜,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教义的终结都在于虚无缥缈的未来。

很好,那就写在一张圣旨吧。

其实大家心里都知,皇上这意思就是,你们要想得到奖赏,就要连着对公主们的“惩罚”一并认,今日事今日毕,来年不可翻旧账。翻账了就一拍两散,比奖励还回来。

虽然让卫家和王家独领风了,但其他人也不是只能跟着喝汤,好歹有渣,最主要的是对海外开采的一步盖章划分,有钱又有利,人人都喜笑颜开。

等等等,不一而足。

基本是人人有奖,该升官的升官,该封爵的封爵,该得名的得名。公主们没给钱,也没给权,却给了一个万民碑,就立在洛外面,用以表彰她们的功绩,受万世敬仰,她们最需要的社会地位就像是了火箭,蹭蹭往上窜;王济封无可封,蒙荫了儿;卫老爷类比;卫璪年纪轻轻,就成了二品大员,比他老官位都;武贤法师还俗,封了武将,成了第一个朝的世家女;卫玠的太少傅是之前就决定的,救驾之功真正为他换来的是兰陵公的爵位,公侯伯男,卫玠已经站到了爵位的端;拓跋六修还是封了代王,统领已经被统一了的鲜卑各……

晋惠帝继续真傻充愣,张表示,一件事自然是写一份圣旨的,大家想传给后人,也不要怕,朕后面会给大家发去副本的,等洛城的事了了之后。

每逢国家遭受大灾大难,宗教必然大兴,这是个但凡看过历史的人都能发现的问题。

当然是只能着鼻同意的。怪不得皇上的赏赐是如此的恰到好,让人拒绝不了呢,这本就是个鱼饵,愿者上钩。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