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扶乱唐
  4. 第606章 是时候了

第606章 是时候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明朝对火的制造和使用有着严密的控制,地方不得擅自制造,严禁个人研制,因而限制了火的创新。

所以在分析大宋的时候,李倓就发现了从这些事儿就可以看宋朝的战斗力也很,武也更加先

而当时大宋的敌人蒙古骑兵十分注重作战技巧,经常使用包围和假装退敌战术。这使得他们的机动很大,可以突袭敌人达到其不意的效果,此外蒙古骑兵还经常将箭雨与游击战结合,可以增他们的作战能力。

以致永乐年间定型的手铳,直到嘉靖时期佛郎机和火绳枪传时也没有重大的革新和突破。所以当佛郎机在嘉靖初年传时,明廷才发现火铳的落后,当即行仿制和改制,同时对传统火铳行革新。所以直到明朝灭亡,其火和西方差距其实很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其实在前世的历史上,也并不都是大宋这样重文轻武的怂包,大明其实一都不怂,反而是所有朝代里面最为气的一个,他们对于火的使用其实也达到了一个不错的地步,但结果却也并不怎么好。

但是他们之所以就是不过人家蒙古人,是因为他们的传统就是一味打压武将,如果重用岳飞等人,本就不会有亡国的危机。大宋究其本就是本就不懂得居安思危,只知重视文化却不重视武功,最终导致惨败,这都是李倓得引以为戒的东西。

前世的大明建国时,军事形势十分严峻,朱元璋不断采取各有效措施,发展兵制造。明朝前期,火铳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仍然于较领先地位。

而大宋的火药,在钓鱼城才发挥重大的作用,也让蒙古军为之胆寒。当时的南宋只被侵略的剩江山,蒙古军队攻打钓鱼城始终打不来。这时的南宋居然不想着复国,大力发展火药,而是于一片声之中,也失去了自己最后的机会。

明末侵的满清,在宁远和宁锦之战受挫后,也决心学习汉人的火制造技术,关后再与南明的对峙中,双方都制造了大量火作战。清顺治末至康熙中期,全国统一战争基本结束,各地局面趋于稳定,火制造便逐渐减少。至雍正时期起,火制造业便开始坡,直到鸦片战争以前,华夏的火制造技术平已落后西方国家两百多年,致使在战争中于完全的被动挨打状态。

显然,现在就是李倓心里面合适的时候了。

这让李倓想到了许多东西,光有火肯定是不行的,在熟练的使用的基础上,还要为火装备的军队量一些作战技巧,这样才能把这个武的作用给最大化的发挥来。

这些都是历史带给李倓的惨痛教训,李倓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儿在自己治的大唐发生的,所以他必须得找一个合适的时候,才能把这件事说去。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