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我在明朝当国公
  4. 第1264章 太毒了

第1264章 太毒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取消官绅和读书人的特权,所有人都必须纳税,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危机才能彻底得到缓解。

严禁绅衿欠粮。凡系绅衿拖欠钱粮,地方官要把他同平民欠粮分开,单独汇报,以便照绅衿抗粮例治罪;州县官要把生员应纳钱粮造册送学官,由学官协助督促完纳。严禁绅衿驾词兴讼。

“臣等遵旨。”

好,折刚念了一个名字,尔等便迫不及待的来,你们想要什么?堵言路不成?”

言路是官员么经常用来怼皇帝的一句话,每当皇帝了什么事,官员们想要上折,皇帝又不给,官员们便用这句话来骂人,没想到今天却被用到了自己上。

魏忠贤重新举起折声念了起来:“臣信国公杨峰,此番江南剿匪平,发现原本号称大明粮仓的江南早已名不副实,百姓有田者十中无二,绝大分田地皆归于士绅富。贫者几无立锥之地,富者则是夜夜箫歌……大明穷呼?富呼?若是大明穷为何无数士绅富为买一扬州瘦可以一掷千金,若大明富为何朝廷赋税屡创新低?臣以为……”

真要照这个办法来实施的话,读书人延续了千年的好日可就一去不复返了。

不仅如此,杨峰还针对不法士绅与读书人,还制定了的惩细则。比如,严禁绅衿包揽钱粮。凡贡监生员包揽钱粮而有拖欠的,不多少,一律革去功名;拖欠至八十两的,以赃或枉法论

随后他还指,大明财政之所以没钱,还是因为绝大分的田地都落到了地主士绅的手里,正是因为这些人隐瞒了田产收,并享有免税的特权,这才导致财政一年比一年少,此以往则国将不国,大明危矣。

不仅如此,各地官府还要加对生监的理。每年年底,生监要五人互保没有抗粮包揽等事,生员完粮后,方准应试。也就是说,如果读书人不纳税纳粮,他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

“呵呵……”

最后杨峰提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在江南施行官绅一当差一纳粮,火耗归公的办法,取消人税,取而代之的是照拥有田产的数量纳税。

看到跪了一地的官员说话时那异同声的样,朱由校冷笑一声:“既然想通了,那就平吧,老老实实听魏忠贤把折念完。”

“臣等不敢?”官员们齐声回答。

其实他们不知的是,这压就不是杨峰的主意,而是把另一个时空里雍正皇帝施行的一当差一纳粮的办法照抄过来而已。

听着魏忠贤顿挫的兼着折,金銮殿的百官们一个个神一场彩,杨峰在折里不但将江南的现状说了来,又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来证明。

听到这里,许多人看向杨峰的目光就像是见了鬼似地,这家伙的脑是怎么的,怎么能想这么恶毒的办法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这份折比较,洋洋洒洒足有近两万字,魏忠贤念完后,整个金銮殿一片寂静,不少人都倒凉气,杨峰的这个办法真是好毒啊。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