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司南将从黎颂的手中接过两篇文章放到一起比对:“写得倒是
好的,有理有据。东风太年轻,行文过于气盛冒
了些倒是可以理解。等哪天我去北京办事,同他讲讲,如今世
不稳,人命如草芥,他是要为自己多考虑考虑的。”
他饶有兴趣地将第二篇稿
翻来覆去地看。
一人安不足重,要万万人皆安。
--
《何以救吾国》
黎颂无奈送耸了耸肩,
:“是东风好的不学。这话我就在信里随
一提,我是真的不赞成他这么写的。”
东风
上的朝气是祝司南
上所没有的。他年少便远渡重洋求学,国之微弱时,他受了不少洋人的气,年少气盛早就被磨去了七七八八。如今能够认识东风,好似将他失去的那一
分送还回来。所以每次看到东风的文章,祝司南总是能找回属于少年时的难凉的
血。
有朝一日报效我的国家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
击
一章继续阅读!)
说这话时,黎颂目光真诚恳切地看着祝司南。祝司南也带着“是这样的吗”的表
回看他。也就一小会儿的功夫,看得他本人都有些
眩了。
“他要是写得在激烈一
,我就以为他要骂人了。”祝司南指着文章中的一段和黎颂说,“这话是不是你教他的,拿来主义非君
□□,全盘西化非明智之举,二者并行,疑此人行有过矣。他就差直接骂人家了。”
“两篇都写得批判,言辞之猛烈,笔
活
之全无。他一直都太激
了,这两篇与前面他寄过来的都不一样,尤为激烈,我怕
事儿,就给拦
来了。”
《拿来主义是对是错》的这篇重心放在了到底要不要全面
收西方思想的角度。东风认为,固然西方文化有可取之
,也不应完全舍弃本国的文化。一个国家如果连属于自己的文化都不要了,那么它就会失去民族之魂。
“我自是晓得你的,不然你也不能因为我的三言两语就回来。”黎颂将一摞字迹工整,装订板正的手写稿放在桌面。文章的标题异常醒目地躺在第一页第一竖行,黎颂抬手敲了敲标题所在的位置,白日的光穿过窗棱打在他的手上,让原本就白皙的
肤看着更加苍白。祝司南顺着黎颂手指的方向,将题目看得清清楚楚。“一个比较棘手的事,东风的新稿
你看了吗?”
《拿来主义是对是错》
原因无他,只因黎颂生了一双标志的丹凤
,还偏带些桃
的
汪汪,
人得很。同
相温和的祝司南相反的是,黎颂是典型的北方人
相。他的五官如同一碗刚刚盛
的烈酒般,又似北方冬天寒冷的冰雪,大开大合,厚重的骨相让他的棱角有着恰到好
的分明。
上这样的一双眉
,生
别样的风
来。
“不仅如此,他还有另一篇。”黎颂把压在
面的稿
也翻了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