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科举之步步入青云
  4. 科举之步步入青云 第47节

科举之步步入青云 第47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铭朝的院试,是为了选,能够有资格正式科举考试的首次考试,由朝廷派提督学政到各个州府,主持院试。

另外还有苑贵妃所的三皇,李贵妃所的五皇,都对皇位有所想法,只不过碍于老皇帝还在位,不敢有大动作。

先是朝堂上立太的呼声越来越,皇帝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储君之事。现在业已成人的皇当中,大皇与八皇都为皇后所说皇帝应该没有丝毫犹豫,便可直接立大皇为太,毕竟是嫡

他索书,到院里随便伸展了一拳脚,又到

八皇今年刚刚弱冠,虽说比大皇小了十来岁,却在去年的治理黄河患中崭角,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但八皇终是太过年轻,事有些冒,如今大铭江山稳固,皇帝想选个能守住这如画江山的帝王便好,八皇,还需要历练呐!

便是在这样一个替皇帝想想都焦心的,每三年两次的科举院试又如期而至。

韩青梧自戊戌甲班之后,前期并未显得有多优秀,但他学起东西来很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理解,化,再加上他天资聪颖又勤加练习,自第二年开始,便一直稳坐甲班各科第一的位置,便是杜惟,也在这三年的几番波动之后,也最终了戊戌乙班;杨弘自与韩青梧和杜惟一起之后,不光格开朗许多,便是学业上也有所步,也了甲班与韩青梧真正了同窗;而韩青柏随着年龄的增,接到许多其他的新鲜事,学习再也不是他的唯一追求,便连韩青梧不断地取得的步,他也懒得再去关注,他已经想开了,家中衣无忧的,何必再如此辛苦呢?!他现在还在戊戌丙班,院试还是会参加的,至于能不能考上,那就另说了。

而这一次,韩青梧便要场参加院试了。

说到底,科举考试不光是考学们储备的知识,考的也是他们的耐力与持久力,持到最后的,不一定就能朝为官,但若是半途中便放弃的,那此生便与仕途无缘了。

大铭三十五年颇有些不太平。

院试的报名手续程与府试大致上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院试是必由各官办书院的学们,且六艺各科成绩至少良好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并不是寻常百姓,想报名便可报名去试上一试的。

可今日不知怎么的,韩青梧手中卷着书本倚在窗边看着,那些平日里看惯了的字,却都好像与他作对一般,无论如何都不了他的,就更别提能记住它们了。

大铭每次的院试都在夏末秋初举行,此时距离考试还有不到三日的时间,书院中的课都结束了,大家都在家中复习,韩青梧也不例外。

换了本书也是如此,韩青梧的心愈发浮躁起来。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抄抄书。除了书院所要学的六艺课以外,他再无旁的活动。

储君一事已经让皇帝愁得疼,偏偏淮南府今年又遭了殃。

如此寒来暑往,落,转瞬三年的时间如过,大铭迈第三十五个年

以来,淮南府辖区域持续降雨,导致淮河位暴涨,淮河决堤,幸得淮南知府及时组织百姓转移,这才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退去后,百姓们本以为可以略微松懈,重整家园,可没想到大之后偏又逢大旱,被洪淹死的牲畜在炽烈光的照,迅速腐坏,空气中弥漫着一令人窒息的死气,淮南府辖五县一十九个村,有七、八个村染了疫症,一时之间,淮南府人人自危。

但这大皇资质平平,已过而立之年,上既没有军功,也没有政绩,整日里最的事便是雕刻,木雕石雕,只要是能雕的东西,他都着迷。若是立了他为储君,怕是朝中难以服众,便是皇帝自己,都不放心把自己的江山于他。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