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这才得意笑起来:“我才不怕,他们又不认得我。再说了,我正好拿报酬。”说罢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布匹,“这两匹布可是能换的许多钱呢”
又想想,将锦缎分他一半:“今日你仗义相助,还有你的功劳。”
濮九鸾看着她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忍不住问:“你很缺钱么?从前还收我一两银一碗面。”
“哦,一两银!”慈姑忽得想起来,“你就是那个‘一两银’!”
原来还给他起了个这么难听的诨号,濮九鸾的脸都要黑了。
慈姑却不以为意,笑眯眯说:“那赔你两匹布。”
*
信义坊的一座宅大院里,廖老爷正与人相谈甚
。
对方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气
很好,红中透白,此刻却隐约有些失落之意:“如今我们信义坊的厨
团行,越发没落起来。”
原来汴京城中行建立团行,各行各业都会组织起团行,制定
行业规则,而后守望互助,行老则负责这上
大小事务。
说话之人正是汪家旁支的德望重一位老太爷。
他曾经在御厨过,后来年纪大了才得了恩典
了
,之后便建立起南浔酒楼,是京中难得的好去
。
此刻廖老爷却摇摇:“此话差矣,汪老,我今日在
行街夜市上发掘
一位
饭了得的新厨
。”
“哦?”汪老起了兴致,凑过来相问,“是何人?”
“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娘,
饭
得甚好,那一手功夫没个七八年练不
来,难得的是她不卑不亢,是个有功底的。”廖老爷一脸赞赏。
“什么?小娘?”汪老摇摇
,“女
厨
,能有几个
得好的?”
第18章 鯚鱼假蛤蜊、椒盐鱼骨、虾油……
廖老爷捋捋胡:“我先前也瞧不起那小娘
,可吃了几次她
的茶饭便觉不同,你若不信,自己去尝尝便是。”
汪老不可置否。话又转到行会之事:“成立团行本意是为着厨们守望互助,可如今行会
那些大的店铺,越发欺凌弱小、排斥异己,
此以往,行会只怕危矣,我如今年岁大了,力不从心,当真要换个年轻人掌事。”
廖老爷也是个直,便问
:“汪家绵延百年,青年才俊如过江之鲫,您随便挑选便能挑
来一二人选,为何如此发愁?”
汪老摇摇,端起清茶喝一
:“不成,太浮躁。”
两人又聊了些别的,廖老爷便告辞。旁边的仆人低声:“三老爷带了一位厨
来拜见。”
汪老一共四个儿,悉心培养的是老大,奈何大儿
是个读书
,居然考中了举人,家里自然也不再
求,这时候再回过神来去培养老二,结果老二居然
了意外,再看老三却已经定了型,只知
吃喝玩乐,却也没法
,汪老只好将心思放在孙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