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牛吏
  4. 第435章 434.故人相见

第435章 434.故人相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谷肯定不能抱一辈,但也绝不能轻易撒手,因为只有上谷才能帮我们认准真命之主,只有上谷才能换来耿氏的地位稳固,等这两达成,便是我等放弃上谷的时候。”


耿况在双方的促中煎熬的时候,安方面又来了使者,这次的使者级别很,竟是安朝廷新任的大司农。

耿况摇了摇,“别说陛肯不肯再派兵,便是派兵,也不一定能救得,便是救得,耿家也回不到从前了。”

“不全是。首先还是上谷的存亡,即便安汉最终能胜利,但若是上谷贸然投了过去,邯郸大军一到,上谷抵挡不住,耿家立时便有灭之灾,安的胜利与我耿家还有什么关系?”

“父亲,这上谷咱们总不能呆一辈。”耿舒其实不太理解,为什么父亲非要死抱着上谷不放。二十岁的后生,心中只有外面的广阔天地,不经历世上风雨,不会知的重要。

大司农是九卿之一,掌全国贡赋之事,位权重,虽然刘钰改革官制,采用了三省六制,但是三公九卿的官职还保留着,但是职权少了许多,大司农是其中权位比较重的一个,基本和共掌全国财政。

以朝中九卿之职来上谷郡使者,传达旨意,这个

“父亲!”耿舒:“您放心,儿不会让父亲失望!”

“兵者,国之大事,不只是在战场上,更重要的是钱粮。朝廷如今十分艰难,四都是战场,相比较而言,河和河南战场最为重要,本来你大兄突太原,形势大好,陛想要将其当作另一个主战场,可是他这一败,太原之战已经结束,武已从井陉退兵。陛不会为你大兄一人再轻易开辟另一个战场,国家负担不起。若耿氏提这样的要求,陛大概会拒绝,而且会认为耿氏不以国家为重,不懂事。即便陛想救,也要先将我耿氏全族迁到邯郸,收了上谷,免除后患,没有说耿氏拒绝迁,陛兵救耿氏弟的理。还有最重要的一,说你大兄动向,等到告诉陛,耿氏与太原有消息往来,本来陛已疑耿氏,如此便更加坐实了他的猜想。因此,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向朝廷提这个要求,你大兄还在世的事也不能传扬去。”

“父亲,儿,您是要选择最有前途的一个,选择安和邯郸之间的胜利者。”

“为什么?”

这两天耿况与蒯路又来了一次谈,蒯路说得天坠,又用代郡的闵堪和石鲔,耿况其实很是心动,但是一想到五原的李兴和随昱,当年因为不肯为建世皇帝平定匈全力,而被解除了兵权,在了闲散侯爷,这个前车之鉴也离得不远。

他拍了拍耿舒的肩膀,“打起神来,不要让为父后悔留你在边。”

耿况看着自己的儿,加重了语气说:“我们耿家的不在你大兄,也不在你二兄和四弟,而是这儿,是我们脚的这片土地,上谷,才是耿家的,因此,我考虑的是上谷的归属,而不是你的兄弟们的死活。”

耿舒连连,父亲说得对,投靠也要看时机,要想投奔安,也得先住邯郸的攻才行。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俩一直谈到天光大亮,耿况还没有决断。他派使者去涿郡,说陛旨赏赐是大事,为了表示尊重,他正准备车驾仪仗,等一切都准备好了,便率军关,迎接朝廷使臣。

耿况,又陷沉思之中,仿佛忘了儿就在边。

耿况又:“还有就是安刘钰到底如何?对我耿氏是如何看的?刘秀虽然疑耿家,但他是个仁慈之人,只要耿氏没有投敌之实,即便迁到安,没有权势,也不失豪富之家。但是对刘钰我们并不了解,虽然听说他以赈灾起家,貌似心地不错,但是涉及到权力,心地是靠不住的。我等若把到他手中,他是否还会用耿氏弟?得到上谷之后,对于耿氏是否会除?”

耿舒:“父亲,若是我们将大兄的消息禀报朝廷,请陛发兵再攻井陉,救大兄来,如何?”

樊宏的答复是,尊重在不在外,只要心念圣恩,便是简朴的仪式也会显得庄重。因为昌平离居庸关很近,传信的使者骑一天就能跑到,所以不过两天功夫,使者便回来复命了。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