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各郡的步骑兵源源不断地向东,陆续代郡和上谷,与此同时,河东和太原的粮草也向北调动,代郡和上谷都屯聚了大军。
闵堪对自己的统兵之才自恃甚,当年鲍永大兵压境,兵
数量数倍于他,开始时几乎占据整个代郡,但后期闵堪用诈降之计,乘其不备,一战击溃鲍永,夺回代郡,仗打得也相当漂亮。
皇帝在调兵遣将,他旨在边郡的并州牧鲍永回到
安,复以他为司隶校尉,算是将鲍永挪了个窝,鲍永这几年基本将并州边郡
行了整合,成效显著,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太过平庸,麾
虽有
大的并州兵骑,却一直打不
去。
因此耿况虽然并没有明说皇帝就是要用他,但闵堪自己却不知不觉地往上联想。从耿府来之后,一路上他的心里都七上八
,一时想耿况没说实话,皇帝肯定会用耿弇,老耿只是给自己
迷魂汤,一时又想自己如此将才,也说不准陛
就会重用,否则为什么不让自己回去呢?
他走之后,耿况将两个儿叫到
边,对耿弇说
:“闵氏不知
退,恐不为陛
所喜。本来陛
攻略幽州,可能会以他为将,让耿氏和闵氏共同领兵东
,可闵堪既要保住在代郡的家业,又要朝廷放他
去征战,陛
岂能放心?如此看来,这征战幽州的大将军非你莫属,你在幽州之时,要对代郡多加防范,最好在那儿多驻扎一阵
,占据要津,以观其变,若耿氏有什么错
,正可趁机
些文章。”
骑兵几乎被打秃了,吴汉在淮南的骑兵也多有损失,如今在骑兵数量上,建世汉占绝对优势。
耿况斥:“闵氏乃是朝廷官员,陛
钦封的列侯,岂能容你自行
置?莫要胡行,为耿氏招祸!”
闵堪不是一个平庸的人,他本不是官方任命的代郡太守,而是当地豪族大,当天
大
之时,代郡几乎
于无主状态,闵堪联络郡中另一豪门石氏一
起兵割据,屡克外敌,保持代郡的稳定,使其成为大
中原之外的一方安宁之地。
闵堪:“朝中皆知陛
看中令郎的才华,若是在幽州作战,令郎必是独一无二的领军人选,定会担当大任,闵某在此先行
贺了。”
州牧这个职位不是常设的,只在特殊时期临时设置。因为这个职位的权力非常大,一个州牧总揽数郡的军政大权,就像是一个小号皇帝,时间了容易形成割据。此时朝廷对并州诸郡已经形成了有效统治,这个并州牧的职位用不着了。
这封书摆上了建世皇帝的案。
耿况说着也不看他,只低去喝
,闵堪心里却砰砰
,难
,难
陛
留自己在
安,有用自己
战幽州的意思吗?
耿国疑惑:“天
诸侯多了,河西窦
比闵堪势力大了几倍,
州诸侯距离
安更加遥远,陛
若想收边郡之地,大可以将他们全
留
,为何只留
了代郡闵堪呢?”
不怎么说,等到陛
旨意
来,一切即可见分晓了。那么,自己要不要上书求战,向陛
陈述自己的幽州战略构想呢?
耿况:“不只是陛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能容忍有人在边郡割据,但是天
尚未一统,还没到收边郡的时候,此时应全力向东征伐,为此要保持国境安稳,不宜大
更易。窦
在河西很有威望,有他在,河西就稳稳当当,外可以抵御胡人,
可以安定百姓,要是换个人,还真不一定能
到。可代郡不同,陛
要伐幽州,需从上谷
发,上谷
后就是代郡,兵
行
运输转运皆需从代郡走。上次你兄
太原,闵堪断了他的后路,这次若他再伐幽州,闵堪仍然掐着他的后路,代郡
在如此
要的位置,而闵堪不肯全心归附,仍怀着自立的野心,陛
是必要有所行动的,咱们只需等着看就好了。”
耿况叹气:“犬
刚经一场大败,锐气受挫,很难一
委以如此重任,要用他恐怕也是一只偏师,不可能猝领大军。陛
幸于他,也是因为他年纪较轻,都是年轻人嘛,总是互相说得来一些。不过若论到为国征战,执掌大军,还是年岁大一些可靠啊!”
耿弇上次被闵堪坑得够呛,此时有咬牙切齿,“闵堪小人!待我统大军北上,必要攻灭闵氏!”
刘钰看过之后,说:“此人也算是个人才啊,可是怎么如此不识时务呢?”
这时候平邑侯闵堪上书,陈述平幽州的策略,从战略到战术,都详加剖析,洋洋洒洒写了足有上万字。
北兵
和粮草的调动频繁,明显是要有大动作,但是主将人选却迟迟未公布,众人也都是在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