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炮灰攻只想种田(重生)
  4. 分卷(45)

分卷(45)(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儿的:怎么,你有门路?

第67章 带领全村

账房小陈那里支取了五十文,打算再去早市收几个老南瓜。南瓜放在地窖里几十天都不坏。现在南瓜粥都快成他们店里的招牌了,要是碰见合适的多囤

成,不过得早,早去不排队。刘婶儿说着。

刘婶:今儿才发现的。大早上去施粥那吃饭的人。大多都没钱,肯定有想找活儿的人。

丰每次给方氏银, 她都不肯要,靠着自己卖筐还小赚的钱也足够日常用了。

然后又说:你收粮的时候要是碰见有南瓜的收一,老南瓜有多少要多少。随后又给了五百文。

刘婶跟事儿的是老相识,把人介绍来了她领了钱。

没有啊。咱家也不缺那。说话的是刘婶的街坊。

丰给了他十两银,让他先收五千斤的粮,各粮都要, 他们混起来煮粥用。

:要。多要一些杂粮!他现在煮粥,每天至少一百斤。而且人越来越多。瞅一天一百斤都不够,他得多收一些粮。现在粮的价是两文钱一斤, 一百斤二两银

这东西越放越掉称, 把粮卖了。换了银才好猫冬呢。

之前了。

刘婶儿兴兴的走了,拿了五十文钱,想再喝一碗粥助助兴。但还没到那个胡同呢。人都快排来了,估计要排队也得等半天,只好作罢。回到家,看着以前相熟的老邻居:你怎么还在这啊?去喝粥了么?

托张师傅的福,今儿小菜卖的嗖嗖快。张师傅的小儿这活儿,把坛里的小菜分到小碟里。待会儿小陈或者秋玉会端到外去,方便取用或售卖。

丰他们昨儿没回村,都在县里的宅睡的。今儿一直忙,瞧着外排的队都见不到,他又泡了一袋杂粮糙米。

丰买在城里的宅太大了。他们人少住的空旷, 当天晚上还是回村了。

他们这是

丰刚到家,栓就找上门来了。

就一个大师傅熬。张师傅现在晚上就要熬几锅,等白天的时候就行。不然熬不过来。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丰把栓这两天的工钱给了, 栓兴兴的回家了。

衙门的厨娘过来取粥,他用盒给装满了带走的。顺便又给装了一坛小菜。昨儿张师傅又对他们家小菜了改,熬了一锅调料,晾凉了之后泡小菜。吃起来酸辣脆。连他吃都觉得好。

把账给了他, 最近又收了差不多一千斤的粮, 他们收粮价格公。不光是附近的几个村, 连外的人听见信儿都过来问还要不要粮了!

秋玉:成。这次他们都是想施粥善事,反倒聚集了人气,中饭和晚饭勾算来,一没亏着还小赚一

刘婶:这次可不一样,第一碗不要钱,后面一碗一文钱。可香啊。用大锅煮的透透的,可比咱自家煮的烂糊,连老徐都过去排队了。那家的粥就算钱买,都值。

:不如请几个人吧。尤其是早上,排队等粥的人多。一共才两个队伍,行的太慢。

:成。

刘婶滋滋的了谢。随后跟回要是还有这好事儿,你跟我讲。

秋玉小生意上了瘾, 很多都是早上吃粥时候的回客,见他们免费的粥用料都那么扎实。其他的东西肯定不错。一到中午饭的时候,忙活的脚打后脑勺。

县里的南瓜十文钱一个,才六斤多,价太贵。这么买不划算。

到了村里,怎么都觉得舒坦。

这活儿连贺丰都嫌累。后厨洗洗涮涮的。切墩的,炒菜的,上菜的,连孩都在帮忙。

老徐是他们这有钱的人家,家里还养着两个工呢。这人一听,:那我也不好意思啊。明儿咱俩一块去,有个伴儿。

村里有老庄稼把式什么菜都会。一藤上能结很多南瓜,个大的十来斤的也有。

随后回了家了,这一天见人就说白吃粥的事儿。不光是粥好喝,连他们那的拌小菜都好吃,脆极了。当天买了芹菜大葱,但也不知那个料不对,就是没有人家那的好吃。左右赚了五十文,明儿打算多吃几碟。

方氏也去村里一趟, 把编筐收一收, 家里的小棚地方大。收完的就往棚里一放,要是有时间就去早市上卖一卖, 也能赚钱。

收的价格,就定一文钱两斤。南瓜在乡不是啥稀罕东西,只要给价都肯卖。

方氏一走。贺丰跟秋玉回房了,还给秋玉肩膀。

事儿的:行,次我用人就跟你们说。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