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4. 第六卷:世界末日 第一百三十五章:间接伤害

第六卷:世界末日 第一百三十五章:间接伤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亚洲已经不是单纯的中日之战,轴心国已经将手伸了亚洲,国太平洋舰队痪后太平洋几乎成了日本舰队的“海”。面对这样的局面国一时间变得有些手足无措,甚至在某一段时间有人提“放弃援助中国”的想法,所幸罗斯福并不是没有远见的傻瓜,援助中国的政策虽有波折但是被贯彻去。

明代的中国似乎获得了新生,可惜好景不,历史上的老病又发作了,而且新的病又现了。在元代得到缓解的结构失衡问题又一次发作(明代也是文盛武衰),而且变本加厉——明代文不及宋,武不及元。由此,明代陷的停滞不前,在明代中期,中国丧失了期保持的科技领先地位(这一领先地位是在汉代确立的,保持了一千多年)。西方人说,1500年是东西方发展的转折,这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在明代后期,中国所能领先西方国家的只是其庞大的规模和炫人的外表,使早期来华的西方人士赞叹不已,而一旦认识到明代金玉外表的败絮实质,西方人不由地产生了蔑视的觉和机会来了的惊喜。为此,他们先是逐渐蚕中国的附属国——锡兰、爪哇、吕宋等中国近邻,后又向中国的近邻台湾和中国本土的澳门、澍湖伸爪,中国现了局民地化,染上了癌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到了元代,中国的结构失衡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却陷了发展减慢的渊。元代是一个武力极盛的王朝,宋代那文盛武衰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却没有现文武同盛的局面。当元朝于1279年灭亡南宋时,它的武功就达到了,此后就陷了不断的纷争。那么元代的文治呢?元代的政治局面比较混,经济发展也不如人意,文化上也不如唐宋兴盛。元朝凭借其广阔的疆域和各地区厚的文明基础保持了在当时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却无奈地发现,中国的发展速度减慢了。而在遥远的欧洲,在黑暗中挣扎的西方国家在结束了十字军战争后,重新走上了历史发展的快车。于是乎,此消彼,文明发展的前景变得于中国不利,虽然还远未到中国落后的时候,但这可能无疑增加了。

国一样,现在摆在德意志第三帝国面前也有相关的难题,援助中国是必需的战略,可是相比于国来说德意志第三帝国更加难以抉择,至少不能得那么光明正大……(未完待续,如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作为弱小的国家,中国无法主动去寻找朋友,没有实力本没人看得上。以前各国都小看了中国,他们只看见中国被日本打得大半国土沦丧,直至日本开始向中国以外的国家动手时,这些国家仿佛才恍然“原来不是中国人太没用而是日本人太厉害!”,至少中国打了九年多还在抵抗,然而在南亚的盟军却是一即溃没命地逃跑。

中国有一句话叫“好汉不提当年勇”,这句话也能被拿来用在国家上,不何时何地人们只会看见前的表现而不会去记得过去。曾经臣服在中国脚的日本现在在中国国土上肆,哪怕是有再怎么辉煌的历史中国都基本被蔑视,这就是无法改变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非常有历史底蕴的古老国家,唐朝时中国文明发展到了中国历史的最峰,其后经过一个短暂的混时期(五代十国),中国了另一个辉煌时期——宋代。但是宋代的辉煌是有缺陷的,那就是“结构失衡”。与大唐相比,宋代是文盛武衰,不调。这一结构失衡在当时的表现并不明显,宋朝是那么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教育发达、科技步,谁曾想到在一片兴旺发达的表象,宋朝的国土日削,称臣纳贡,终至灭亡。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王朝,无论它的外表是如何地光彩照人,也不过是为他人嫁衣裳。

清代,中国以力措施暂时抑止了民地在中国的一步扩大,防止了癌细胞的扩散,同时付了大量正常细胞的代价。但是,清朝没有完全杀灭癌细胞,随着清朝走过其鼎盛期,癌细胞扩大了,中国陷了半民地半封建社会。表现是,在明代丧失科技领先地位后,清代失去了总规模的优势。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行,数千万英国人的经济产超过了数亿中国人的劳动成果,农业文明明显落后于工业文明。

向中国输援助!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