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梦回90年代帮我老爸赶情敌(重生)
  4. 分卷(67)

分卷(67)(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么,人民币放在手里又不会发霉。

果然要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边小梅拖着阿兰迟迟不答复,那边就传来了坏消息阿兰的男朋友把她攒了多年,打算用来开店的积蓄都卷包了,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那比款少说也有二三十万,除了阿兰在日本打工赚的钱,还有其他三四个小妹的份,算起来都是打工妹的辛苦钱。

最可恨的是,卖阿兰,把阿兰的钱给男朋友的的是个鬼,是她原本最重的一个容小妹。

消息传到宁家,众人不甚唏嘘,也庆幸小梅没有早早把钱投去,不然这时候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容院的选项被打了叉叉,剩的就是自己开爿杂货店了。

放到二十年后,上海各个小区外都是各便利店,什么全家罗森,快客可得喜士多,现在可没有这玩意儿。

上海人过去把开在街边卖烟酒杂货的店叫烟纸店,的都是街坊生意。

邻居在楼上叫一声,或者打个电话过来,店家就慢悠悠地走到那人家楼。楼上用绳一只菜篮,篮放着零钱,数目只多不少。然后店家就把对方要买的烧菜黄酒、方便面或者小孩作业用的铅笔和本里,拉一拉绳。绳慢悠悠地上去,一笔生意就成了。

比日后骑着电动车横行在小区里的外卖员那是要有腔调多了,有人味多了。

开这类杂货店,最大的收就是卖香烟和老酒,但这可不能自己想卖就卖的东西,是需要执照的。

好在赵景闻这几年凭着旗袍生意,认识了不少有有脸的人。别人跑断不到的玩意儿,他这里三两句话放去,立即有人捧着送了过来。

去年九月份,香港电影《样年华》上映,张曼玉小在大荧幕上的那一旗袍让上海女人如痴如醉,整个申城又掀起了旗袍

那时候市场上只有服务员小穿的大红闪光开叉旗袍,和张曼玉穿的港式旗袍本就是两码事。真的买了穿在去,人家以为你是从事什么特殊行业的。

丁哲父母了那么多年档旅游行业,颇有些人脉,请了几位上海滩时尚杂志的编辑去店里参观了一,喝喝茶,看看老上海洋房的派

几个礼拜后,这家隐藏在乐路别墅里的国韵旗袍店就一炮而红了。同时有几本杂志夸赞这家小店极有格调,简直就是一间旗袍的博馆,不但有三四十年代老上海的旗袍样式,就连市面上很少见的港式旗袍都有,可以足不沪,就买到张曼玉同款。

一时间,不但店铺那是客似云来,来自全国的订单更是雪片似得飞了来。赵景闻不得不采取预约制和会员制,一方面保证客人的验,一方面保证服务的质量。

看到这一幕,宁小北心想这个路我熟啊,不就是文营销,蹭电影度和买KOL炒量么?

不过比起日后野蛮生的各量博主来,这些杂志编辑还是有一定的素养和品味,并不是一味钱就能收买到的。

旗袍算到现在有半年多了,一消退去的意思都没有。而且又逆向营销了一波,好名声传回香江,如今竟还有香港女人特意到他们店里来定衣服了。

所以这段时间,这两人都是各忙各的,即便两个小都不在家里住了,也没什么机会好好亲。今天算是难得的久旱逢甘霖了。

老太太那边的装修都结束了是么?

赵景闻亲了亲宁建国的肩膀,笑得像一只餍足的猫。

嗯就这一两天吧,差不多保洁,打扫打扫就好了。明天晚上我想请工程队去吃顿饭,就当犒劳犒劳人家,分分喜气。

宁建国抱着被,眯着睛,不理背后又在蠢蠢动的人。

他只比自己小一岁而已,怎么两个人力能差那么多呢?

刚才范侠给我打电话来哎呀你别起来,躺着吧。小北说他们这个周末就不回家了,他们班组织了游,要去踏青。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