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梦回90年代帮我老爸赶情敌(重生)
  4. 分卷(101)

分卷(101)(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天这个开幕式不对外售票, 能来的都是受邀嘉宾。丁哲是托了常乐蕴的福, 拿了张邀请函。至于宁小北和范侠则是跟着自家的家来的。

老厂为此把原来的不少员工都召集了回来,想让他们也看看鞋厂如今这充满了活力的模样。

哎,这小孩多大了还女浴室洗澡,害羞不害羞啊?

没有穿着蓝工装的工人,没有机的轰鸣声,这里安静得叫人觉得陌生。

走到停车场后方的一栋大建筑类,范侠忍不住地拉过了宁小北的肩膀。

经过熟人牵线,前段时间,有一个香港的老板愿意投资改建这片园区,将本来零零散散的工作室整合了起来,又扩大装修了好几个原来空置的厂房,还资助了一个青年艺术之家的项目。

第三鞋厂自从自从九十年代倒闭后,几经波折。先后被外企,民营老板接手过。但是随着各环保令的台,市中心的厂房纷纷迁到市郊和外地,这个曾经无比繁华的厂房,终究黯然落幕,成为了一块废弃的空地,空关了好多年。

因此今天在台聆听领导讲话的不止有那个香港大老板,还有宁建国,赵景闻,小孙等一帮人。就连那个刺志国都来了,人家现在是开海鲜城的大老板,早就今时不同往日了。

分的老建筑都保留着,依旧是红墙灰瓦,只是门被挂上了奇奇怪怪的招牌。随便找一间屋把脑袋探去,只看到墙上挂着画,柜上放着各雕塑,却不见半人人影。艺术家们倒是随,不怕有人来偷东西。

足有三米的天板上悬来一盏晶灯,把这雕塑映得人,无法直视。

从旧上海日本资本家的棉服厂,到新中国人民的鞋厂,再到如今的艺术园区,这几栋红砖房见证了上海的百年沧桑。

至于宁小北和范侠,当年这两人仗着是家属来洗澡,现在也同样仗着家属的份,能够来参加这个开幕式。

恍然如梦。

范侠重重地跺了两, 决定撤到室去。他又不追星,常乐蕴的小提琴这么些年他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嘛白受这罪。

不准队,都不准队啊。是家属么?侬是谁的家属就来洗澡啊?让侬家属过来认人。

鞋厂很幸运,他们原来的老厂不忍心这些老建筑毁于一旦,从前几年开始就为它不断奔走。他筹集资金,把老厂房重新装修,分割成一间间的工作室,以极低的价格租给院的师生,终于号召到了一批艺术家在此安营扎寨。渐渐地在,这个创意园在三角的艺术界里有了些名气,走了不少文艺先锋号。

宁小北问范侠以前这里有这么个大灯么?范侠说不记得了,以前一走们就觉得雾气腾腾的,像是带上了一副老镜,灯光也好,说话声音也好,在汽的包裹,一切都变得慢悠悠的,朦朦胧胧的。

眯起睛,仿佛还能看见带着红袖标的理员大妈着腰,站在门指挥秩序的模样。而那连绵不绝,拖家带的队伍却已经不见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不为别的,为的就是这个什么艺术创意园区,就是原来的第三鞋厂!

那几个明星是谁, 范侠和宁小北也不认识, 不过就刚才他们在门见着一群举着灯牌、手牌的小姑娘们山呼海啸的阵势来看,来应该不小, 毕竟现在的明星还都是实打实的, 还不存在量明星的概念。

曾经机声隆隆的车间变成了画室,曾经工人们吃饭的堂变成了琴房,有人在这里雕塑,有人在这里搞装置艺术,有人在这里放老电影,还有人在这里半夜里开读书会。

为了迎接2010年的世博会,整个如今上海成为了一个大工地。浦江两岸,到都是地而起的楼,路建了修修了又建。宁老太太难得门几回,回回都觉得这个上海变得越来越不认识了。

两人悄无声息离开小广场,照记忆里的路线开始逛了起来。

如此一来,这个落魄的老厂房彻底浴火重生,得到了区里和市里的重视。这个几年也没有个正式名字的园区,终于在今天被正式挂牌,取名为上海北苏州河D3创意园D3,就是第三鞋厂的意思。

沿苏州河的老工业带,几百栋承载了上海工人百年奋斗历史的老厂房们,除了一分被改造成了博馆,大多都倒在了隆隆的推土机之

说请了好多大牌港台明星上台献艺,常乐蕴这几个拉琴的不过都是垫场的,真正的角儿们都在后面。

浴室的大厅,曾经放在大厅中央,用来隔开男女浴室的的两排木板凳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尊大的艺术女神雕像。

我受不了了,我和老大先闪了。

哇,这里不是原来的澡堂么?老大你还记得么,我们小时候经常来这里洗澡。


【1】【2】【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